[实用新型]一种滑动焊接机的固定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6260.9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凌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德祥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沈戟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焊接 固定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特别是焊接由金属筋条交叉焊接而成的长条状金属笼,如混凝土构件用钢筋笼等的焊接设备的电极部件中的固定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长条状金属笼的滚焊设备,如混凝土管桩用钢筋笼的焊接设备,有针对混凝土管桩而设计的,其电极部件包括:固定电极、活动电极,固定电极的外周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筋槽,固定电极固定在支架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金属笼的纵筋经常与导筋槽摩擦,导筋槽容易损坏,一旦损坏就必须对固定电极外表面进行重新加工,制作出新的导筋槽,使用成本高,不方便。而且对整个固定电极的耐磨、硬度要求高,必须经过耐磨、提高硬度等处理,提高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滑动焊接机的固定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固定电极的横断面为异形曲面。异形曲面为椭圆形、三角形、对称多边形、对称非等边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固定电极的基体上安装了若干经过耐磨、提高硬度处理的导筋槽体,导筋槽设在导筋槽体上。使得纵筋在长期沿着导筋槽滑动造成导筋槽磨损而不能使用时,不需要更换固定电极而仅需要更换固定电极上的导筋槽体即可,延长了固定电极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固定电极外侧边上固定安装了若干绝缘板,绝缘板与绝缘板之间的间隔与固定电极上的导筋槽对应,保证了电极体在焊接工位时与箍筋、纵筋、固定电极之间实现有效接触;保证了电极体不在焊接工位,电极体作用在两根纵筋之间的箍筋上的作用力使箍筋产生变形而下凹时,电极体与固定电极能有效绝缘,防止电极体与固定电极直接接触产生大电流而烧坏设备。
导筋槽体的上口平面与固定电极上的绝缘板外平面相平齐,或低于固定电极上的绝缘板外平面,以有效防止电极体在与纵筋接触前与导筋槽体接触而导通,产生大量放电现象,降低了能耗。导筋槽的深度大于纵筋直径的二分之一,最优深度为纵筋直径的三分之二左右,使纵筋略凸出于导筋槽体的上口。因为,若纵筋凸出导筋槽过多,则电极体作用在两根纵筋之间的箍筋上的作用力使箍筋产生过度的下凹变形,并且不能自行恢复到原状;而当纵筋凸出导筋槽三分之一左右时,既能使电极体作用在两根纵筋之间的箍筋上的作用力使箍筋产生轻微的下凹变形能自行恢复,又不会出现因箍筋下移空间不够造成箍筋与纵筋焊接不充分而影响焊接质量。
导筋槽体上口平面的两侧设置有平台,绝缘板置于平台上,尽量缩短导筋槽体上口平面导筋槽的侧边与导筋槽体之间的距离,减少电极体与导筋槽体接触的机会,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滑动焊接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动焊接机的电极导通状态的电极部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I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II部放大图;
图6为滑动焊接机电极部件中固定电极上的绝缘体与导筋槽体的结合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滑动焊接机的电极非导通状态的电极部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活动电极处于固定电极中心位置最远处的电极部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棱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对称非等边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圆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椭圆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固定电极的截面为三角形的电极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活动电极的可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III部放大图;
图17为活动电极的另一种可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活动电极前增设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对称设置二组活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B向视图;
图21为带有二组活动电极和二组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带有双头电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活动电极带有弹性电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电极体与压轮为一体的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25为电极体与压块为一体的结构之二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德祥,未经凌德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