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巷道装载输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6580.4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相军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B65G6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巷道 装载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工程机械,特别是一种新型巷道装载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开采、隧道掘进,由于受作业面狭窄和现有工程设备的局限,大多采用人力装车,其它设备也仅为辅助做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突出,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狭小的环境进行持续高效做业的新型巷道装载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巷道装载输送机,其特点是:包括带行走机构的底盘,在底盘上方设置物料输送装置,在物料输送装置一侧的底盘上设置有控制操作室,物料输送装置的前端设有铲斗,铲斗的两侧通过翻转油缸与底盘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输送支架,输送支架的前部与底盘铰接,输送支架的后部与底盘之间通过支架调节油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铲斗的后面、物料输送装置的前端部设有接料斗,接料斗与所述的输送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机构推动铲斗前进装铲,通过翻转油缸将铲斗向后倒向物料输送带上的接料斗上,物料随输送带传送至后方,由输送车运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品可以在狭小的环境进行持续高效做业,且安全、环保、能耗低、效率高、操作方便,可实现装铲、输送、行走、装车功能。是此领域的不可替代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巷道装载输送机,包括带行走机构的底盘1,在底盘1上方设置物料输送装置6,在物料输送装置6一侧的底盘1上设置有控制操作室5,物料输送装置6的前端设有铲斗3,铲斗3的两侧通过翻转油缸2与底盘1相连接。
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6包括输送带和输送支架7,输送支架7的前部与底盘1铰接,输送支架7的后部与底盘1之间通过支架调节油缸8连接。在铲斗3的后面、物料输送装置6的前端部设有接料斗4,接料斗4与所述的输送支架7固定连接。
现通过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包括:铲斗及连接装置、动力及其控制装置、物料输送装置、液压及其控制装置、行走机构、防护装置、照明装置、收放线装置。其铲斗及连接装置装于行走机构的底盘上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支架前端对应,输送装置的输送带装于输送支架上,输送支架装于行走装置的底盘上,电机装于底盘上,配电箱装于底盘上且于操作室司机座椅后,电缆线收放装置装于底盘上且位于司机座椅后,控制装置集于操作台与司机座椅相对应装于底盘上且与输送支架一侧,防护装置位于司机座椅上方,照明装置分别装于操作台前和输送支架后。
所述的铲斗及连接装置,其铲斗后下端两外侧分别通过2个倒“V”连接杆与行车装置的底盘活动连接且于倒“V”连接杆下方,倒“V”连接杆近铲斗端分别与2套连接杆翻转液压油缸活动连接,连接杆翻转液压油缸另一端与车架底盘活动连接,铲斗后上端两侧分别与2套铲斗液压油缸活动连接,斗铲液压油缸另一端与底盘架固定连接且于倒“V”连接杆上方。使铲斗-10°---80°旋转,实现装料与卸料。当矿石装于铲斗时,通过操作台控制铲斗油缸向后缩收,使铲斗后旋转至铲斗放平,再控制连接杆翻转油缸向前伸,使铲斗向上运动,当铲斗后端的缺口与输送带前端的接料斗平齐时继续控制铲斗油缸向后缩收,使铲斗后旋转,将矿石倒入输送带上,使矿石通过向后运动的输送带向后输送完成装载过程。
所述的铲斗连接装置中的油缸的功能也可通过液压马达带动链条实现。
所述的输送装置,其输送支架一端与底盘架前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两侧分别与支架调节油缸活动连接,两侧支架调节油缸另一端分别与底盘活动连接。输送支架的前后端分别装有支架伸缩调节架,前伸缩调节架前端装有从动滚筒,后伸缩调节架后端装有主动滚筒。输送架上装有若干组辅助滚筒,输送带经从动滚筒、辅助滚筒装于主动滚筒。当仅需实现行走功能时,通过控制输送架油缸收缩,使输送架落于底盘支架上,降低车辆行走时的高度,增加行车安全和车辆的路况通过能力。
所述的主动轮的传动可用电动滚筒或蜗轮减速机或液压马达及油管。
所述的输送带为输送链带或输送胶带。胶带上可设有条纹式或档板防滑设计,以提高机械在工作面坡度较大时输送带输送矿物的防滑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相军,未经余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指套式便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