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轴承中置式蜗轮蜗杆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6600.8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尚广江;顾永堂;卢传松;潘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轴承 中置式 蜗轮 蜗杆 减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广泛用于各种传动机构,特别是太阳能追踪系统应用的传动机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蜗轮蜗杆传动因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可以自锁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种减速传动装置。在这些传动装置中,蜗轮和蜗杆垂直交错,中心距由基座决定并固定不变。在结构上目前常见有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是在蜗杆的两端各布置一只轴承,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中心有一根蜗轮轴,在蜗轮两侧的蜗轮轴上各布置一只轴承。这种形式应用最广泛。缺点是不能承受大的倾覆力矩,且是以轴的形式输出,当需要法兰输出形式时需要另配法兰,结构不紧凑,制造成本高。
另一种形式是本申请人的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20041655.9、名称为围栏型回转式减速器和申请号为CN200720041656.3、名称为敞开型回转式减速器。该两减速器也是在蜗杆的两端各布置一只轴承,而蜗轮则是将驱动蜗轮齿、回转轴承和输出法兰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法兰输出,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倾覆力矩。缺点是当需要的轴向力和倾覆力矩不大时,需要的减速器尺寸较小时,则滚子的滚道加工(磨削加工和热处理)困难,成本高,用户维护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当需要的减速器尺寸较小时加工方便、且法兰输出的新型轴承中置式蜗轮蜗杆减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轴承中置式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包括基座和蜗杆,所述基座包括轴壳以及与轴壳固定连成一体的座圈,轴壳的轴心线与座圈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互相垂直,所述蜗杆安装于基座的轴壳内,所述蜗杆与一回转齿轮相互啮合,该回转齿轮包括外齿圈、嵌置于外齿圈内孔的滚动轴承和轴承挡圈I,所述外齿圈与基座的轴壳内的蜗杆相啮合,外齿圈同时又是输出法兰,所述外齿圈的内孔中心设置有一芯轴,该芯轴包括中心轴体和轴承挡圈II,中心轴体装置于外齿圈的内孔中心,轴承挡圈II设置于中心轴体一端。
当动力源驱动蜗杆转动时,蜗杆驱动相啮合的回转齿轮,使回转齿轮作旋转运动,并以法兰形式输出。采用回转齿轮的支承轴承位于回转齿轮的内孔内,且轴承采用标准封闭轴承,从而达到结构紧凑、法兰输出、制作容易、使用维护方便的目的,特别适用于太阳能路灯追踪系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轴承中置式蜗轮蜗杆减速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基座1、蜗杆2、回转齿轮3、芯轴4、轴壳1.1、座圈1.2、外齿圈3.1、滚动轴承3.2、轴承挡圈I 3.3、中心轴体4.1、轴承挡圈II4.2。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轴承中置式蜗轮蜗杆减速装置,主要由基座1、蜗杆2、回转齿轮3和芯轴4组成。所述基座1由轴壳1.1以及与轴壳1.1固定连成一体的座圈1.2组成。轴壳1.1的轴心线与座圈1.2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互相垂直。所述蜗杆2安装于基座1的轴壳1.1内。所述回转齿轮3主要由外齿圈3.1、嵌置于外齿圈3.1内孔的滚动轴承3.2和轴承挡圈I 3.3组成。所述外齿圈3.1与基座1的轴壳1.1内的蜗杆2相啮合,外齿圈3.1同时又是输出法兰。所述芯轴4由中心轴体4.1和轴承挡圈II 4.2组成。中心轴体4.1装置于外齿圈3.1的内孔中心,轴承挡圈II 4.2设置于中心轴体4.1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线输出的行星摆线减速机
- 下一篇:扁椭圆形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