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向导流金属扰性软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6743.9 | 申请日: | 200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润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50江苏省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导流 金属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扰性软管,尤其是一种定向导流金属扰性软管,属于排气系统中的导流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用的扰性软管为内裸扰性伸缩节,用于排气系统中发动机和其他连接部件之间的减震和缓冲。由于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废气积碳吸附于扰性软管内壁活节处,短期内就造成了扰性软管的伸缩失效,从而导致了早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向导流金属扰性软管,该定向导流金属扰性软管有效地避免了废气在通过扰性软管时在软管内壁活节处的大量积碳问题,确保软管能够长期处于自由伸缩的状态,避免软管早期断裂失效现象,延长了扰性软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定向导流金属扰性软管由活动连接端管、固定连接端管、扰性软管、保护圈、导流管组成。其特征是:在扰性软管内部设有一层导流管,扰性软管与活动连接端管、固定连接端管焊连接。扰性软管的两端设有保护圈,导流管一端与固定连接端管焊连接。保护圈与扰性软管的端口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解决扰性软管因积碳导致软管早期失效断裂
2.较以往扰性软管在内部增加了导流管,有效地避免了废气在通过扰性软管时在软管内壁活节处的大量积碳问题,确保软管能够长期处于自由伸缩的状态,避免软管早期断裂失效现象,延长了扰性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连接端管,2.扰性软管,3.导流管,4.保护圈,5.固定连接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动连接端管1、固定连接端管5、扰性软管2、保护圈4、导流管3。在扰性软管2内部设有一层导流管3,扰性软管2与活动连接端管1、固定连接端管5焊连接。扰性软管2的两端设有保护圈4,导流管3一端与固定连接端管5焊连接;保护圈4与扰性软管2的端口焊接。
其工作过程:加工好的扰性软管通过两端的连接管(连接盘或卡箍等)于排气系统中的上下其他部件装配连接,当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通过扰性软管的自由伸缩来缓冲因震动给其他连接部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扰性软管在压实时,导流管始终处于活动连接端管端口平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润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润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开口面积的环形天线装置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