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6754.7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于杰;朱其昌;薛士春;杨国成;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卡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11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油底壳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成型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油底壳成型加工中,存在两道工序,一是边槽整形,二是油底壳侧面斜孔的冲制。目前,这两道工序,需要采用两套模具,分为两道工序来完成。效率低,成本高,加工周期长。
在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中,常用一种侧抽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节省空间的特点。在开模时斜导柱借助于开模力,在导轨的导向下带动滑块完成抽芯。合模时,楔紧块借助合模力使其复位。侧抽芯滑块的滑动行程由开模行程、斜导柱的长度及倾斜角来决定。但是,它只能单独完成斜向抽芯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实现边槽整形的同时,完成侧面斜孔冲制,从而减少加工工序、节约模具成本的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所述的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所述压料芯通过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所述油底壳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所述冲头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内;所述的冲头驱动斜楔固定连接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冲头的顶面与所述冲头驱动斜楔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
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导套、复位弹簧,导套斜向地固定连接在压料芯内,冲头设置在导套内,复位弹簧设置在冲头与导套之间。
所述的弹性导向机构包括螺栓、导块、退料弹簧,压料芯上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贯穿其顶面与内腔的至少三个台阶孔,螺栓、导块将压料芯、弹簧依次连接在上模组件上。
所述压料芯内内腔的最高点距离整边上模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油底壳最大高度。
本实用新型受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中有侧抽芯结构的启发,在汽车油底壳边槽整形模具上加载一个类似侧抽芯结构的冲斜孔装置。但这种加载需要解决垂直方向整形动作与斜向冲孔动作之间的运动干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活动压料芯以及斜楔机构解决了两个动作之间的干涉问题。首先,通过活动压料芯来完成工件的定位,它先于整边上模、冲头接触工件,在垂直方向上使冲头相对于工件静止,同时,由于压料芯与上模组件之间设有退料弹簧,在开模时,退料弹簧在合模时所积蓄的弹性势能会释放,使得压料芯还兼具退料的作用;然后,上模组件继续下行,上模组件的垂直运动分量被斜楔机构分解,通过冲头驱动斜楔作用到冲头上,此时,整边上模、冲头同时工作,同时,完成整边、冲斜孔。本实用新型动作可靠,节省空间,解决冷冲模具空间紧张问题;成功实现油底壳整形侧冲孔模具的整合,减少了工序,节约模具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冲次,降低了冲压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下模整形镶块,2是下模整形边槽,3是凸块,4是上模整形镶块,5是盖板,6是弹性导向机构,7是冲头驱动斜楔,8是冲头,9是压料芯,10是导套,11是上模组件,12是斜孔,13是油底壳,14是下模孔,15是废料排出通道,16是下模组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冲头驱动斜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71是T形槽;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3中A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中81是T形轨。
图8是图6中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卡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卡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端短小、中间粗大型大锻件的锻造装置
- 下一篇:脱硫再生尾气用除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