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舟式两管还原炉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7282.7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9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寒锐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3/02 | 分类号: | F27B13/02;B22F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舟式两管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还原炉,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推舟式两管还原炉。
背景技术
还原炉主要是用于还原金属氧化物,其作用是将氧化钨、氧化钴等金属氧化物通过一定的温度、时间、炉内气氛控制,以氢气为还原性气体,将氧化钨、氧化钴等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钨粉、钴粉等金属粉末。
还原炉作为一种生产粉末的设备,在粉末冶金等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国内主要有推舟式和钢带式,推舟式还原炉则通常分为两管、四管、八管或十四管还原炉。
钴粉的生产大部分都是通过草酸钴在推舟式两管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成钴粉。这种两管推舟式还原炉加热带炉管长为5.66米(m),炉温从500℃~1050℃,分三个或四个控温区,外套保温材料保温,用热电偶测温与仪表连接自动控温。其冷却带一般长度是4.80m,外套水夹套,以使经高温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
普通钴粉的粒度一般为1.0-3.0微米(μm),氧含量<0.5%。其还原的温度较高,所以相应时间可以较短一些,也就是说可采用“高温短时厚料层”的工艺,从而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其还原温度一般控制在500℃-650℃,物料在高温区时间为2-3小时,冷却带的时间也为1.7-2.5小时。
然而,超细钴粉的粒度要求为小于1.0μm,同时要使其氧含量<0.5%,因此需采用“低温长时薄料层”的工艺生产,在原有的5.66m高温区的还原炉中,只能采取极慢的推舟速度,使物料在还原高温区的时间2.8-4.2小时,相应地冷却带的时间为2.4-3.6小时,从而使生产效率极低,单台炉子的产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只有三至四个温区控制,其温度的梯度差异大,物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返工率达10%以上。另外,设还原炉的长度为12.36m,宽度为1.2m,其占地面积为14.83平方米(m2)。如采用一次装5千克(Kg)草酸钴,草酸钴的钴含量按31%,每隔25分钟推进一舟,两管炉24小时的产量是:24*60/25*5*0.31*2*90%=160.7Kg钴粉。
由上可知,传统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在生产超细金属粉末时,具有生产效率低、物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返工率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以达到提高物料稳定性和均匀性、降低返工率、缩小占地面积和减少冷却水使用量的目的,以改善传统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的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舟式两管还原炉。推舟式两管还原炉包括舟皿、推舟机构、入舟口、炉管、第一加热带、冷却带、进气口以及出舟口。炉管穿过第一加热带和冷却带,进气口设置在炉管的管体上,舟皿在推舟机构的推动下通过入舟口进入炉管,并依次经过第一加热带、冷却带以及出舟口。本实用新型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还包括第二加热带,设置于第一加热带和冷却带之间,且炉管穿过第二加热带。
本实用新型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更具有第二加热带,即将加热带加长,使原来的高温区的控温区数量变多,冷却带不变,这样在确保物料冷却完全的前提下,使物料在高温区保持同样多的时间,推舟速度加快,还原炉的产能相应提高。而且,由于其控温区变多,其温度梯度差异小,物料更加稳定均匀,装料量得到提高,且返工率降低。另外,在相同产能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比两台原有还原炉所占空间减小,也可以减少冷却水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所示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的主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所示的推舟式两管还原炉的俯视图。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2,推舟式两管还原炉1属于还原金属氧化物。推舟式两管还原炉1包括舟皿11、推舟机构12、入舟口13、炉管14、第一加热带15、第二加热带16、冷却带17、进气口172、出舟口18。炉管14穿过第一加热带15和冷却带17,舟皿11在推舟机构12的推动下通过入舟口13进入炉管14,并依次经过第一加热带14、冷却带17以及出舟口18。第二加热带16设置于第一加热带15和冷却带17之间,且炉管14穿过第二加热带16。进气口172通入还原气体,本实施例中的还原气体为氢气,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寒锐钴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寒锐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制工字梁
- 下一篇:实验室器皿烘干及空气净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