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池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7620.7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费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奇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2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池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镍氢电池气压安全阀基本都是采用纯金属材料制作。在气压安全阀的构造上比较复杂,零部件较多,通过多种小部件组装而成。其产品组装工序及其复杂,在电池气压的控制方面由于采用传统制造工艺结构复杂,精确度非常低。并且气压安全阀体积大、金属多,增加了电池重量,生产成本高,实用性能不佳,大大减低了镍氢电池的使用效率,气阀失效而引起的电池爆炸机率偏高。
也有一些企业或机构尝试将其安全阀采用其它材料或方式来解决现有问题,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技术原因,经常不能将电池气压安全阀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效果这两项关键问题解决好。常常出现安全阀气压控制精确度不够,电池内气压偏高不能及时排除气体而引起电池爆炸等现象,其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镍氢电池安全阀的生产成本,提升气压控制精确度,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性能,通过在技术上改变传统安全阀构造原理,同时结合材料压力控制原理,运用塑料橡胶、弹簧等作为安全阀制造材料,结合物理学压力理论设计出合理的安全阀构造模式,将电池使用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结合起来,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电池安全装置,包括气塞下体8、封盖9和平头螺钉1,其中气塞下体8内部设有插孔6,插孔6一端开口,一端与气塞下体8的溢气孔7相通,平头螺钉1与插孔6的开口端紧密配合,并用封盖9将插孔6的开口端封死,插孔6内设有与溢气孔7相抵的橡胶柱5,橡胶柱5的直径小于插孔6的内径,橡胶柱5与平头螺钉1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在平头螺钉1和封盖9内设有贯通插孔6和外界的气孔2。
平头螺钉1与弹簧4之间还可以增设垫片3,且垫片3上设有与气孔2相对应的通气孔,以防止垫片3阻碍气孔2。溢气孔7、气孔2和垫片3上的通气孔的孔径不一定相同,但如果孔径一致,可以使各孔的排气速度相同,进而可以增加气流控制的精确性。
平头螺钉1与气塞下体8整体紧配,最上面的封盖9将平头螺钉1封死。平头螺钉1、弹簧4、气塞下体8均为金属材质。橡胶柱可以选用各种形状,其横截面优选为圆形;橡胶柱5的直径小于插孔6内径,从而在橡胶柱5与插孔6之间形成间隙,只要能够将溢气孔抵上气体从其间隙溢出即可。
气塞下体8插入电池内部,而气塞下体的上部(通过气孔2)与外界相通。气孔2与插孔6相通,而插孔6与溢气孔7之间通过带有弹簧4的橡胶柱5闭合。当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橡胶柱5受弹簧压力紧紧抵在溢气孔7上,对电池构成密封。当电池内部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压力会将橡胶柱5向上顶,从而使橡胶柱5与气塞下体8内的底面产生缝隙,从而形成气体出口,气体通过该出口,经橡胶柱5与插孔6之间的边隙,泄入气塞内腔的通气孔中,由气孔2排出电池外。橡胶柱5底面没有将气塞下体的溢气孔7完全抵上时,电池内的气体可直接排出,而当电池内部气压下降时,由于弹簧4的压力,橡胶柱5会重新与气塞下体8的溢气孔7密封。本发明通过弹簧的弹性来控制安全阀的开合,可以大幅提升气压控制的精确度,和排气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简化改造。运用材料优势,采用弹簧、合金金属为主将构造结构精简,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制造更为方便。
2、采用橡胶材料与弹簧相结合控制的构造,加大了控制电池内部气压的精确度,当电池内部气压达到一定的压力值时,能够迅速的将气体排出,有效防止电池爆炸现象,使电池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3、运用弹簧、橡胶等代替传统的全金属构造,减低生产成本,减轻电池重量。
这种安全阀制造技术兼备了安全阀精确的控制排气功能和精炼的构造结构以及低生产成本等诸多优点,因此使得这种运用独特制造方式设计出来的气压安全阀在以后镍氢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将迅速的推广和运用。其在未来几年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气塞下体侧面剖视图;
图中开口端为螺纹。
图2是橡胶柱剖面示意图;
图3是气塞内弹簧示意图;
图4是垫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平头螺钉示意图。
图6是安全阀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奇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奇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补气热泵系统的高效闪发器
- 下一篇:一种单相压缩机辅助起动及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