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类培养瓶的瓶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7661.6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雪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12M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类 培养 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类培养瓶的瓶塞,用于(食,药用菌)菌种的培养、子实体生产。
背景技术
防止杂菌污染是食用菌生产的头等大事。为了减少污染,食用菌的菌种培养和繁殖全部是用容器,同时还需要把容器内的菌类与外面隔绝,尽量减少外界对菌类的污染。当采用玻璃瓶1和其它瓶子来培养菌类时我们现在一般采用棉花来塞住瓶口防止污染。但用棉花塞住瓶口不容易塞紧,工人必须用工具把它挤压按紧,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用棉花塞住瓶口,与瓶壁接触的棉花容易受潮,导致棉花吸水加重容易脱落,瓶口不能封紧污染菌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在用棉花塞住培养瓶口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棉花因为受潮而导致菌类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菌类培养瓶的瓶塞,其特征在于瓶塞包括盖体和瓶塞本体,所述盖体由顶面和柱形体构成的一端开口的筒形体,顶面中心部分有一开口;所述瓶塞本体内部为空腔,上表面为开口状,下表面上有若干通孔,沿瓶塞本体侧面的上沿向外形成翻边;瓶塞本体翻边的外径与盖体下表面开口圆的内径相匹配。前述的菌类培养瓶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柱形体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翻边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柱形体内螺纹与翻边的外螺纹互相旋转配合。
前述的的菌类培养瓶的瓶塞,其特征在于瓶塞本体下表面是圆弧形。
前述的菌类培养瓶的瓶塞,其特征在于瓶塞本体下表面均匀分布了14个大小相等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瓶塞只需轻轻按与瓶口就可到达塞紧的效果,操作起来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瓶塞侧边可以起到隔离棉花与瓶壁接触的目的,这样就不会产生棉花受潮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因为瓶塞有通孔,盖体顶面有圆形开口,这样瓶塞中放置棉花后同样可以起到吸收外部氧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培养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菌类培养瓶的瓶塞,包括盖体2和瓶塞本体6,所述盖体2由顶面3和柱形体4构成的一端开口的筒形体,顶面3中心部分有一开口5:所述瓶塞本体6内部为空腔8,上表面10为开口状,下表面11上有若干通孔9,沿瓶塞本体6侧面的上沿向外形成翻边7(有一定厚度);瓶塞本体6翻边的外径与盖体2下表面12开口圆的内径相匹配。
瓶塞本体6下表面11可以设有不同个数的通孔9,因为菌类是一种好氧性的微生物,所以通孔9的个数越多越好,我们一般在瓶塞本体6下表面11均匀分布10个通孔9,但是我们还可以把下表面11做成圆弧形,这样增大了下表面11的面积,可以增加通孔9的个数,可以均匀分布14个或更多的通孔9,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增大下表面11的面积来增加通孔9个数。
我们在通过瓶塞本体6上表面10的开口向空腔8中放置棉花,放置好后再盖上盖体2,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完整的瓶塞,再把瓶塞塞于瓶口,因为瓶塞的结构同样可以达到透气,防污染的效果,并且操作简单。
为了使盖体2与瓶塞本体6更好的卡和,我们可以在柱形体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未图示),翻边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未图示),内螺纹与外螺纹互相旋转配合,把盖体2与瓶塞本体6卡紧。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雪平,未经郑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不锈钢洗菜盆排水管
- 下一篇:绒沙金装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