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7668.8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1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9/3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4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在座垫杆的底端接设有活动轮组的折叠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蓬勃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步调越来越紧张忙碌,故许多人愈来愈注重自身的休闲生活,以调节过度紧张的生活压力,同时舒缓平日忙碌的心情,以便能进一步增进工作效率。骑乘自行车为一种相当受到人们欢迎的运动型休闲活动,自行车不仅能够达到运动休闲的效果,同时适合亲子同乐,故能成为许多人假日休闲活动中的最爱。目前的自行车以折叠式自行车为主流,取其轻巧易骑乘及折叠收合后缩小体积而方便置放及携带便利性,深获许多人的喜爱。
常见的折叠式自行车如图1所示,具有前轮、后轮、把手、车架、座垫、链条传动组及刹车等基本架构,其中,在支撑把手的把手杆及车架上分别设有第一、二折叠器A、B,藉以折叠把手杆及车架用。而整辆折叠式自行车折叠收合后即如图2所示,此时因为前、后轮已并置,所以使用者可藉由抬起座垫的方式拉动整车移动,以方便在室内或不适骑乘之处(例如:车站、捷运站等)移动车体,更有人即在车上固定行李(例如绑固于自行车原本即有的后载架上),藉以拉动行李移动,以降低背负之苦。然后到达定点时即如图3所示,将抬着座垫的动作放下(甚至还调整座垫杆使其在座垫套管内稍些下降),使座垫杆底端着地,则藉由二轮与座垫杆底端皆着地而能稳固站立。
根据多数使用者的经验反应,上述折叠式自行车折叠收合后的移动动作存在着如下缺失:
一、抬起座垫的动作所需的力量会大于半辆以上折叠式自行车的重力,且抬起座垫的动作完全违反人体工学原理,所以不仅耗费体力,更潜在着受伤的可能危机。
二、到达定点而将抬着的座垫放下时,若不慎过快放手,常会使座垫杆底端撞击地面,致损及地面的平整美观性,若是撞击到人员(脚掌)或物品,亦皆造成损害。
到达定点使座垫杆底端着地后,若有人故意或不慎推动车体移动,则该座垫杆底端即会刮擦地面,造成地面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该折叠式自行车折叠收合后可灵活推动移动,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把手、车架、座垫、链条传动组及刹车,其中,所述把手为一带有把手杆的支撑把手,所述座垫为一带有座垫杆的支撑座垫,在支撑把手的把手杆上设有第一折叠器,车架上设有第二折叠器,用以将把手杆及车架折叠,支撑座垫的座垫杆的底端接设有一活动轮组,该活动论组包括一部份外露于座垫杆底端的活动轮体,当折叠式自行车操作折叠收合后,调整该座垫杆下降使该活动轮体着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活动轮组由一容置件、一滑动件和所述活动轮体组成,该容置件由一环型槽壁和一面壁共同界定出一内凹型容槽,该内凹型容槽的槽口向外部形成一盾壁及向内部形成一挡环,所述面壁上设有一穿孔,该环型槽壁为自面壁边缘向槽口外扩的推拔状壁体,所述滑动件由盘面、接杆和若干滚珠组成,所述盘面的凹面向下,凹面内嵌设有若干滚珠,盘面中心向上伸设一接杆,该接杆自内穿出所述穿孔,又设有一螺栓,该螺栓于穿孔外部螺接该接杆,使盘面贴于面壁内,若干小滚珠面向槽口;所述活动轮体置于该内凹型容槽内,所述容置件置于座垫杆的杆口内,所述挡环将活动轮体托住,活动轮体部份外露于该容置件,所述盾壁止挡所述座垫杆的杆口。
所述活动轮组还可由一容置件和所述活动轮体组成,该容置件中央开设有一容槽,该容置件底部向外部形成一盾壁,该容置件的壁面上对称穿设有一对轴孔;所述活动轮体可容置于该容槽内,所述轴孔与活动轮体的轴心通过一轴杆穿设定位,所述活动轮体部份外露于所述容置件外;该容置件容置于座垫杆的杆口,所述盾壁止挡所述座垫杆的杆口。
所述活动轮组还可由一组装件、一组装管、一转动轴杆、一滑动件、一轮架和所述活动轮体组成,该组装件固设于座垫杆的杆口内部设定距离处,该组装件中心设有一组装用的螺孔;活动轮体架设于轮架内,轮架向上接设转动轴杆,转动轴杆穿设过滑动件,转动轴杆外套设有组装管,该转动轴杆的顶端高出该组装管并外扩,以使该转动轴杆与该组装管作活动式接合,该组装管外部设有组装用的外螺纹;该组装管通过外螺纹螺接于该组装件的螺孔中作稳固性接合,该活动轮体部份外露于座垫杆的杆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