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胶状悬液中游离电解质离子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7724.8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5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军;李成保;徐仁扣;程程;王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1/46 | 分类号: | B01D61/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建清 |
地址: | 210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胶状 悬液中 游离 电解质 离子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体化学实验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胶状悬液中游离电解质离子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土壤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胶粒与离子间能量关系的研究中,制备为某种离子所饱和的粘粒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实验方法。迄今为止,在实验室里均采用高速离心法或真空抽滤法来倾去溶液,以达到除去游离离子的目的。然而对于离心液或抽滤液总是浑浊的胶状悬液来说,采用上述方法无法精准除去游离离子,因而也就无法制备纯净的离子饱和粘粒,更缺少适用于精准除去游离离子的装置,这就严重影响着胶体表面化学,以及胶粒与离子间能量关系的深入研究。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去除胶状悬液中游离电解质离子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弱直流电场,只使悬液中的游离离子通过半透膜,而胶粒上的吸附离子并不剥离下来,从而来达到去除游离离子、精准制备纯净的离子饱和粘粒的目的。
技术方案:一种去除胶状悬液中游离电解质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半圆柱状电析池,所述电析池的一端设有阳极,另一端设有阴极,阴、阳极与可变直流电源相连,电析池内设有阳极室、阴极室和悬液室,悬液室设于阳极室和阴极室的中间,上述相邻两室之间由玻璃纸分隔,阳极室内设有黄金片或铂金片,所述黄金片或铂金片与阳极电连接,阴极室内设有铜片,所述铜片与阴极电连接。玻璃纸与电析池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该装置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弱直流电场,可以只使悬液中的游离离子通过半透膜,而胶粒上的吸附离子并不剥离下来,从而来达到去除游离离子、精准制备纯净的离子饱和粘粒的目的。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半圆柱状电析池的纵剖面图。
图2室温(10-15℃)下当外加直流场强为0.7V cm-1,每隔1小时搅动溶液1分钟,每隔4小时阴、阳极室换水一次时10-3mol L-1NaCl溶液中Cl-离子浓度(AgCl指数)随电渗析时间的变化。
图3室温(10-15℃)下当外加直流场强为0.7V cm-1,每隔1小时搅动溶液1分钟,每2小时搅动悬液1分钟,每8小时阴、阳极室换水一次时10-3mol L-1NaCl溶液中Cl-离子浓度(AgCl指数)随电渗析时间的变化。
图4室温(20-25℃)下每隔1-6小时搅动悬液1分钟,每隔2-6小时阴阳极室换水一次,外加直流电场强为0.2-0.7Vcm-1时NaNO3饱和赤铁矿悬液的电导率随电渗析时间的变化。
图5室温(23-27℃)下平均3小时搅动悬液一分钟,阴、阳极室各换水一次,外加直流场强为0.45-0.71Vcm-1时NaCl饱和赤铁矿悬液的电导率随电渗析时间的变化。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去除胶状悬液中游离电解质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半圆柱状电析池,所述电析池的一端设有阳极1,另一端设有阴极2,阴、阳极与可变直流电源相连,电析池内设有阳极室3、阴极室5和悬液室4,悬液室4设于阳极室3和阴极室5的中间,上述相邻两室之间由玻璃纸8分隔,阳极室3内设有黄金片或铂金片6,所述黄金片或铂金片与阳极1电连接,阴极室内设有铜片7,所述铜片与阴极2电连接。玻璃纸8与电析池活动连接。
实施例2:稀溶液透析速率的影响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气焊后焊药清洗装置
- 下一篇:废水再用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