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温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7991.5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5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龙;关军平;周巧红;陶建春;严士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法尔胜钢铁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21/00 | 分类号: | B05C21/00;B05C9/14;B05D3/0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绞线 预处理 生产过程 温控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处理生产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应用于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属金属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由七根钢丝在绞线机的高速旋转之下捻合而成,使用钢丝是由预处理工艺后的盘条(原料)经过拉丝机拉拔形成。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盘条经过预处理获得后续生产需要的表面涂层。预处理工艺要求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生产采用燃油锅炉蒸汽加热,加热系统工作原理简图见图1。
该加热系统原理简述:蒸汽以通过布置在生产系统加热管的方式使系统温度升高,满足工艺要求,加热管为细直径铁管。工作简图包括蒸汽进口阀门1、生产系统2、蒸汽出口阀门3三部分。
由图1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蒸气一直通入生产系统,以保持温度满足工艺要求,连续生产过程中要求人工测量生产系统2中的温度、再通过控制蒸汽进口阀门1来实现温度控制。实际操作较麻烦,温度波动大,影响生产质量,并造成蒸汽浪费,同时人工操作蒸汽阀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生产系统温度自动控制、使用简便的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温控系统,包括蒸汽进口阀门、生产系统和蒸汽出口阀门,所述蒸汽进口阀门和蒸汽出口阀门分别装置在生产系统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产系统蒸汽进口阀门前面的蒸汽管路上,增设有一电磁阀;所述生产系统连接一热电阻,该热电阻通过导线与一温度控制仪表电连接,温度控制仪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加热系统基础上增加温度控制仪表,使用热电阻测量生产系统温度,将采集温度信号反馈给温度控制仪表,由温度控制仪表控制生产系统蒸汽进口阀门前面蒸汽管路上的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生产系统温度自动控制,避免了人为控制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加热控制系统操作简便,并能满足:保持生产系统温度在小范围内变化,生产过程温度变化平稳,维持工艺和质量稳定性,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加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温控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蒸汽进口阀门1、生产系统2、蒸汽出口阀门3、热电阻4、温度控制仪表5、电磁阀6。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预应力钢绞线预处理生产过程温控系统,主要由蒸汽进口阀门1、生产系统2、蒸汽出口阀门3、热电阻4、温度控制仪表5和电磁阀6六个部件组成。所述蒸汽进口阀门1和蒸汽出口阀门3分别装置在生产系统2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电磁阀6增设在生产系统蒸汽进口阀门1前面的蒸汽管路上,所述热电阻4与生产系统2相连接,用于测量生产系统温度,热电阻4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仪表5电连接,温度控制仪表5与电磁阀6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法尔胜钢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法尔胜钢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