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安全撑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8142.1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晏争;王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B60P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000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全 撑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安全撑杆装置,尤其是一种专用汽车的箱体举升自动安全撑杆装置,属于专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具有自卸功能的专用汽车为了保证箱体举升后操作人员的安全,都使用安全撑杆。在箱体举升时,需要一个驾驶员和另外一人同时配合操作,才能完成撑杆的固定支撑工作: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作,使箱体先缓慢上升,另一人拿着撑杆对准箱体上的固定凹孔,等箱体再下落时撑杆刚好伸进凹孔,固定撑杆的工作结束。这种现有技术的明显缺点是:一人无法完成撑杆的固定工作,需两人配合操作;操作时两人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相互协调,因此存在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只需一人就能完成撑杆就位支撑的自动安全撑杆装置,从而消除危险,保证操作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安全撑杆装置包括左、右立撑杆,所述左、右立撑杆之间通过横梁固连,所述左、右立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横梁之间固连有斜撑杆,所述左、右立撑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车箱体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立撑杆的下端通过支撑板与斜撑杆固连。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立撑杆之一的下端固连有与箱体底部钩挂的挂钩。
这样,只要驾驶员升起车箱体,自动安全撑杆装置的立撑杆即可绕铰接处摆转,自动落下,其下端卡在副车架的限位结构中,从而实现自卸车箱体举升后的顶撑。整个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就能完成,撑杆无需由人扶持就能自动定位,因此安全性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新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自动安全撑杆装置如图1所示,由横梁(钢管)1、立撑杆(钢管)2、斜撑杆(钢管)3、支耳4、支撑板5和挂钩6焊接而成。
左、右立撑杆2的中部通过横梁焊接,下端分别通过支撑板5与斜撑杆3的下端焊接。斜撑杆3的上端与横梁焊接。立撑杆2的上端焊接有制有铰接孔的支耳,通过销轴安装在车箱体7的底部两侧。立撑杆2下端的支撑板5用于支撑限位。立撑杆2之一的下端固连有挂钩6,用于与箱体底部钩挂连接(参见图2)。
通常,车箱体7底部有一段链条9,可以挂住挂钩6。而在副车架上焊接有数个限位板8。当箱体7刚刚举升时,放开链条,立撑杆在重力作用下绕支耳4的销轴转动,支撑板5依靠在副车架上。当车箱体逐渐举升,因支耳4随之向车后部移动,立撑杆2也随之向后移动,支撑板5越过副车架上的第一个限位板,落在第一个和第二个限位板之间,操作者可听见支撑板撞击副车架的清晰声音,表明撑杆已经自动就位,这时即可以停止举升车箱体(参见图3)。由于限位板的作用,车箱体再无法下落。如果想要有更大的举升角度,可以继续举升箱体,待支撑板5落在第二个限位板和第三个限位板之间再停止举升。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单人操作,自动定位,减轻了劳动强度。
2.安全性好。
3.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尘罐体车吸压管道插阀防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货车轴温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