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变速箱挡位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306.0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井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井四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F16H61/2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400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变速箱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的零部件,具体涉及拖拉机变速箱挡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耕种的许多机器常以拖拉机为驱动力,例如在农村应用十分广泛的旋耕机就是以拖拉机为驱动力的,旋耕机对农业生产的高效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旋耕机是通过离合器的齿轮与拖拉机变速箱中不同挡位齿轮相啮合获取的动力而进行工作的,故在正常情况下,操纵换挡手柄通过控制变速箱中的不同拨叉完成特定位置齿轮与离合器齿轮的啮合,实现旋耕耙的旋耕与停止的工作状态。但是,人们为了提高旋耕机的工作效率,往往尽可能地加大旋耕耙的幅宽,结果所造成的现实情况是,即使旋耕机正在处于工作挡状态,但有时却又会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旋耕机倒行现象。也就是说控制旋耕机作业的拖拉机变速箱的挡位发生了串挡现象,串挡将致使齿轮之间的无序撞击,不仅噪声大,而且易损坏齿角,必须经常修理更换齿轮。串挡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旋耕机旋耕耙的幅宽增大,负荷也随之增大,工作时的震动使得与齿轮轴滑配合的倒挡齿轮经常性的沿轴向移位所致。为了克服上述的串挡乱挡现象,本申请人曾研究设计了旋耕耙乱挡制止装置(申请号:200820215711.0;200810236359.3),该装置经使用具有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但还存在结构相对较复杂、安装不便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挡位控制装置,目的在于通过在与旋耕机匹配的拖拉机变速箱体内,安装一个结构简单的挡位控制装置,使以拖拉机驱动旋耕机的操作者无须改变原操作习惯、即可达到永不串挡乱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整体,安装在拖拉机变速箱内,主要由挡杆平向移动口、连杆、套轴臂、底横条组成,其中两根连杆各连接在挡杆平向移动口的两端;连杆的另一端与套轴臂的顶部相连,连杆与套轴臂纵向轴线的夹角为70-85度之间,套轴臂上设有轴孔,轴孔穿在变速箱内快挡拨叉轴上;底横条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套轴臂的下端,底横条上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两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以拖拉机驱动旋耕机的旋耕耙进行旋耕作业时永不串挡乱挡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旋耕耙的安全性能。
(二)本实用新型由于解决了串挡乱挡问题,使变速箱齿轮实现了有序啮合,避免了齿轮的损伤,延长了机器部件的工作寿命,消除了乱挡时所产生的噪声。
(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用变动变速箱的其它组件布局,装拆十分方便,新老拖拉机均可安装。
(四)本实用新型无须改变作业者的操作习惯,机手乐意采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变速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挡杆平向移动口1、连杆2、套轴臂3、底横条4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连杆2有两根,各连接在挡杆平向移动口1的两端;两根连杆的另一端与两个套轴臂3的顶部相连,套轴臂上设有轴孔31;底横条4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套轴壁的下端,底横条上分别设置有快挡拨叉缺口41、倒挡拨叉缺口4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变速箱5内。安装时拆下变速箱上盖和右侧板,再把快挡拨叉轴51取下,将本实用新型安放在变速箱内的快挡拨叉轴和倒挡拨叉轴52之间,然后再安装快挡拨叉轴,并使该轴穿过套轴臂上所设的轴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快挡拨叉轴为轴转动。另:变速箱内的其它组件如付变速拨叉轴53、转向拨叉孔位54、轴承孔55等位置无须变动。
以下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根据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制作和安装妥本实用新型,操纵换挡手把从挡杆平向移动口进入。当需要工作时,操纵换挡手把拨叉头连接快挡拨叉轴,并伸入至快挡拨叉缺口,本实用新型则对倒挡拨叉轴进行了限位,倒挡齿轮与离合齿轮为分离状态,则不再会产生工作时的倒挡现象;当机器需要倒退时,只要将操纵换挡手把拨叉头与倒挡拨叉轴连接,并伸入至倒挡拨叉缺口,操纵换挡手把又对快挡拨叉轴进行了限位,快挡齿轮与离合齿轮呈分离状态,则不再出现在倒行时又进行工作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地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井四,未经王井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进吸合式电磁阀
- 下一篇:圆图记录仪走纸减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