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465.0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华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5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气体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处理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
背景技术
加药装置是一种具投药、搅拌、输送液体、自动控制与一体的成套设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厂、石油化工的原水、锅炉高压给水、循环冷却水、集输脱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如磷酸盐、氨液等。加药装置主要由控制系统、搅拌系统、溶药罐、公共平台和计量泵四部分组成,这种工厂化的整套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配制齐全、安装迅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加药装置的核心部件是溶药罐,其内添加有所需原料,并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后续其他装置,以实现整个工艺系统的运作。由于溶药罐中的原料大都是一些可挥发刺激性气体的溶液,如氨液等,为了防止气体泄漏至溶药罐外形成污染,现有的技术方案如附图1所示,在溶药罐10的顶部安装一个单向阀11,同时还设有气体吸收罐12,气体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溶药罐的顶部或侧壁顶部连通;气体吸收罐内添加有吸收所述刺激性气体的水溶液。工作时,当溶药罐内的气压小于常压时,空气能通过单向阀进入溶药罐中,以使溶药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而保证计量泵13的正常工作,而当溶药罐内气压大于常压时,溶药罐内的气体无法通过单向阀排出,只能通过管路进入吸收罐中,刺激性气体被罐中的水溶液吸收,从而防止了刺激性气体的泄漏。
然而,吸收罐的设置占用了宝贵的工业用地,由于其内部为吸收所述刺激性气体的水溶液,为了保证吸收容量,吸收罐的体积通常较大,因而占地面积也较大,同时,增设吸收罐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以吸收溶药罐中的可挥发刺激性气体,防止气体泄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包括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悬挂固定于外筒组件内,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外筒组件的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内腔连通;所述外筒组件的侧面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顶部设有另一单向阀,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并与所述内腔连通,内胆组件内设有气体吸收剂。
上文中,所述内胆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即整个气体处理器是密封的;所述外筒组件底部的连接件是连接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上,其顶部与气体处理器的环腔连通,其底部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连通,从而将溶药罐中的刺激性气体导入气体处理器中。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是指该单向阀只能容许空气从外部进入气体处理器内腔中,而不容许气体处理器内腔中的气体从该单向阀跑到外部;同样的,所述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连通,是指该单向阀只能容许空气从气体处理器内腔跑到外部,而不容许外部空气进入气体处理器内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吸收剂为活性炭。这里的气体吸收剂为现有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吸收的刺激性气体选择合适的吸收剂或者各种气体吸收剂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通过法兰连接固定。这是现有技术,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法兰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上套设有盖帽。所述盖帽的顶部是封闭的,其侧面设有透气孔;主要起到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将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药装置的溶药罐通过连接件与气体处理器的内腔连通;当溶药罐内的气压小于常压时,空气能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单向阀由内腔进入溶药罐中,以使溶药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而保证计量泵的正常工作;而当给溶药罐添加原料时,溶药罐内气压大于常压,溶药罐内的气体进入气体处理器的内腔,此时气体无法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单向阀排出,而只能通过内胆组件底部的通孔进入内胆组件,并经过其内设置的气体吸收剂由其顶部的单向阀排入大气;因而刺激性气体被气体吸收剂吸收,从而防止了刺激性气体的泄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处理器体积较小,并直接安装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上,因而无需占用额外的工业用地,大大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通过法兰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当内胆组件内的气体吸收剂使用无效后,即可打开法兰,更换气体吸收剂,使用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华仪控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华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