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机的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498.5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心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1/1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具体涉及减速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减速机的蜗轮蜗杆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磨擦热是靠润滑油来润滑和将热量带走的,由于蜗轮蜗杆设置有壳体,因此,润滑油带走的热量只能散发于壳体内,通过壳体再向四周散热,这样的散热方式效率很低,尤其是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中的蜗杆,其工作面始终在工作着、摩擦着、发热着,虽然有上述的散热措施,一般来说蜗杆的工作温度仍在70度左右,不仅影响蜗轮减速机的功率发挥、以及使用寿命,而且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蜗轮蜗杆只能采用较为昂贵的锡青铜材料制作,加大了蜗轮减速机的制造成本,以及用户的购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直接将热量带出壳体,散热效率高,可大大降低蜗轮蜗杆对制作材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包括减速机的蜗轮蜗杆、以及蜗轮蜗杆的壳体,特点是蜗杆轴向设置有冷却液孔道,进、出冷却液管与蜗杆的冷却液孔道连通。
进、出冷却液管与孔道通过设置于蜗杆上的滑动密封装置连通,所述孔道的冷却液进或出口设置于蜗齿两端的蜗杆上,或一个冷却液进或出口设置于蜗齿一端的蜗杆上,另一个冷却液进或出口设置于蜗齿另一端的蜗杆端头;所述冷却液进或出口位于滑动密封装置内,所述滑动密封装置通过所设置的连接爪连接固定于壳体。
位于蜗齿一端蜗杆上的滑动密封装置,为一两端端盖设置有贯通孔的箱体,蜗杆穿过箱体两端盖上的贯通孔,箱体壁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或出的连通口,进或出冷却液管与连通口连接;所述贯通孔的圆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位于蜗杆端头的滑动密封装置,为一端设置有底的圆桶,圆桶口套于蜗杆端部,圆桶口内壁面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桶底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或出的连通口,进或出冷却液管与连通口连接。
所述进、出冷却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自来水管、下水管连通,或分别与水泵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液可以是水、压缩空气、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根据蜗轮蜗杆工作特点,在蜗杆上设置冷却水孔道,流动的水及时将磨擦热带走,不仅有利于减速机的功率发挥,而且降低了蜗轮蜗杆制作材料的要求(可用黑色金属材料制作),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节约了贵重金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速机的蜗轮蜗杆、以及蜗轮蜗杆的壳体。所述蜗杆1轴向设置有冷却液孔道11,进、出冷却液管2、3与孔道11通过设置于蜗杆1上的滑动密封装置4连通,进、出冷却液管2、3的另一端分别与水泵5进、出水口连通。
如图1、2所示,孔道11的冷却液进或出口,一个设置于蜗齿12一端的蜗杆上,另一个设置于蜗齿12另一端的蜗杆端头;所述冷却液进或出口位于滑动密封装置4内,所述滑动密封装置4通过所设置的连接爪41连接固定于壳体(壳体未提供图示)。
如图2所示,位于蜗齿12一端蜗杆上的滑动密封装置4,为一两端端盖42上设置有贯通孔的箱体,蜗杆1穿过箱体两端盖上的贯通孔,箱体壁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或出的连通口,进或出冷却液管2与连通口连接;所述贯通孔的圆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43。
仍如图2所示,位于蜗杆端头的滑动密封装置4,为一端设置有底44的圆桶,圆桶口套于蜗杆1端部,圆桶口内壁面上至少设置有一条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43,桶底44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或出的连通口,进或出冷却液管3与连通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心,未经李正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节能灯泡
- 下一篇:物件外表面的360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