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级的聚碳酸酯薄膜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038844.X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公告)号: CN201446756U 公开(公告)日: 2010-05-05
发明(设计)人: 罗伟;任月璋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奥美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2B27/06 分类号: B32B27/06;B32B27/36;B32B7/02;B32B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1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静电 聚碳酸酯 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碳酸酯薄膜,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级的聚碳酸酯薄膜。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积累,造成吸尘、电击,甚至产生火花后导致爆炸等恶性事故。静电带来的危害很多,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引起的。

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但在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会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在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应用,一方面,一些电阻率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的制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生产过程的高速化,使得静电能积累到很高的程度,另一方面,静电敏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如轻质油品,火药,固态电子器件等。工矿企业部门受静电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静电危害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和损失。曾使得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潜在的损失。在航天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航天飞行器的运行。在石化工业,美国从1960年到1975年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达116起。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洗舱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相继发生爆炸以后,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静电防护的关注。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其中损失达百万元以上的有数起。例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m3甲苯罐,山东某石化公司的胶渣罐,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等都因静电造成了严重火灾爆炸事故。如在纺织工业中合成纤维的生产和加工;电子工业中各种静电敏感性元件的生产、运输、贮放,由于静电荷的积累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化工、炼油业、采矿业以及军事工业中,由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而引起的静电积累所造成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在美国塑料电子部件于贮运过程中废品率达50%,损失高达50亿美元;我国石化企业静电事故产生的损失高达百万元以上,所以静电的防治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静电剂以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目前抗静电剂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散静电荷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抗静电剂自身没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属于表面活性剂范畴,它通过离子化基团或极性基团的离子传导或吸湿作用,构成泄漏电荷通道,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塑料材料如聚碳酸酯的导电性很差,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与其它材料接触或摩擦会产生静电荷。一般抗静电塑料如聚碳酸酯的表面电阻要在1010Ω以下,半衰期为1s以下方能符合抗静电性能要求,在某些特殊场所,如在煤矿井下,以及接触易燃易爆物品的应用领域,甚至要求塑料如聚碳酸酯制品的表面电阻低于108Ω以下。在电子工业领域,塑料元件如以聚碳酸酯制成的元件的失灵失效以及塑料包装材料如聚碳酸酯静电污染引起的电子元件失灵失效,可造成电子工业的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塑料材料如聚碳酸酯的导电性很差,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与其它材料接触或摩擦会产生静电荷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级的聚碳酸酯薄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静电级的聚碳酸酯薄膜,由聚碳酸酯薄膜本体组成,所述聚碳酸酯薄膜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聚碳酸酯薄膜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具有抗静电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经抗静电处理后的聚碳酸酯薄膜,其表面电阻值可以从1016Ω降低到106Ω~109Ω,从而达到良好的抗静电效果,能够适于供电器、磁盘驱动、电子载带、电子包材、母线、电视/显示器、聚碳酸酯板和营业设备的绝缘运用,当与金属箔片贴合时还可用于绝缘和EMI/FRI遮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包括一个抗静电层为第一抗静电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美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美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