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多极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9321.7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刚;朱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机床电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多极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多极断路器,属于配电电网中电气开关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配电电网中,断路器作为主要电器开关之一,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载电流、电动机电流和过载电流,而且可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断路器主要用于在不频繁操作的低压配电线路或开关柜(箱)中作为电源开关使用,并对线路、电器设备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过电流、过载、短路、断相漏电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线路,起到保护作用。断路器产品有单极(1P)、二极(2P)、三极(3P)和四极(4P)。
断路器由手柄、外壳、触点、延时脱扣和瞬时脱扣机构组成。延时脱扣的工作原理为:线路电流流经断路器的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发热产生弯曲,弯曲度随电流大小改变而改变。电流达到限定值时,双金属片弯曲度达到限定值,推动脱扣机构,触点断开,达到过流保护作用。所以,断路器延时过流保护的准确度,取决与双金属片弯曲度,而双金属片弯曲度取决与双金属片的温度。
但是,断路器的双金属片安装在产品塑料外壳中,而对于2P~4P产品而言,极与极之间相互紧靠,以铆钉压紧固定,如图1所示。多极产品运行时,内部极散热条件差,温升较外部高。产品各极温度不均,产品延时脱扣特性误差较大,保护性能不稳定,生产时需分别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多极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多极断路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断路器的极与极间的外壳结合面开设有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槽在开口处呈外部倒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多极断路器,在极与极间的外壳结合面开设的散热槽,可以有效地改善断路器极与极间外壳结合面的散热条件,提高了断路器安全、稳定工作性能。散热槽在开口处设置呈外部倒角状,增加了空气的对流、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极与极间外壳结合面没有采用散热槽的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多极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多极断路器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多极断路器最左一极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三或四极断路器中间一个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多极断路器最右一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为改善断路器极与极间外壳结合面的散热条件,一种小型多极断路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断路器的极与极间的外壳结合面开设有散热槽1。在极与极间的外壳结合面开设的散热槽1,可以有效地改善断路器极与极间外壳结合面的散热条件,提高了断路器安全、稳定工作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槽1在开口处呈外部倒角状2,这样,就增加了空气的对流、且外形美观。图4、5、6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三极断路器、三或四极断路器左、中、右一个断路器的主视图。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机床电器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机床电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用自清洁冷凝器
- 下一篇:远程电力抄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