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9603.7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B63B39/00;B63B5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为强 |
地址: | 214115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海况 工作 救助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艇,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救助两用的高速高海 况工作、救助两用艇。
背景技术
通常在海洋调查船、海洋监理船及一些军用舰船需要分别配备工作艇及救 助艇,工作艇用于海域中执行任务、海洋探测、排除障碍等工作,救助艇用于 对人员及其他舰船的紧急救助,工作艇及救助艇的重复配置,占用较多的母船 空间,配置工作艇及救助艇的费用也较高。另外,现有的工作艇及救助艇通常 采用充气式护舷,在高海况下发生意外或受尖锐物撞击等情况下,可能造成一 侧护舷大面积损毁漏气,使工作艇或救助艇失去平衡而倾覆,导致艇员或乘员 落水,在恶劣海况下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高速高海况工作、 救助两用艇,减小母船空间的占用,降低重复配置工作艇及救助艇的费用,同 时改进护舷结构,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包括艇体及动力驱动装置,艇体的艇 舷上设置有护舷,所述艇体尾部设有可升降自扶正装置;所述护舷的横截面呈 圆形,其蒙皮密封,蒙皮内装置有软质填料。
进一步的:
所述可升降自扶正装置包括气囊及固定装置在艇体尾部的支撑杆,气囊上 固定装置有套管,套管套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套管与支 撑杆通过插销及定位孔安装在一起。
所述插销与索链连接,索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与气囊的连接处。
所述艇体后部底面的两侧对称装置有平衡稳定翼。
所述平衡稳定翼与艇体底面垂直。
所述蒙皮为抗穿刺抗腐蚀的海帕纶蒙皮,所述软质填料为聚乙烯发泡棉。
所述护舷的外沿上粘接有防擦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其自扶正装置的气 囊可升降并且可拆除,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工作艇与救助艇之间转换,从而减 少母船重复配置工作艇及救助艇的费用,减小对母船空间的占用,降低气囊的 高度也可减小对母船空间的占用;护舷采用蒙皮内填充软质填料结构,既保证 小艇有足够的浮力,又避免小艇使用充气护舷发生意外或受利物撞击等情况 下,一侧护舷大面积损毁漏气而使小艇失去平衡倾覆,导致艇员或乘员落水, 且该护舷的可维修性好于充气护舷;护舷采用抗穿刺抗腐蚀的海帕纶蒙皮,并 将聚乙烯发泡棉作为软质填料,蒙皮受利物撞击,不易破损,同时,耐磨的表 面蒙皮能承受电缆、钢绳的强力摩擦,即便蒙皮破损,聚乙烯发泡棉材料浸水 48小时,每立方吸水≤200g,也不会影响小艇的平衡及浮力,使小艇更加安全 可靠;平衡稳定翼使小艇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不走水,安全可靠,操舵自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处剖视放大图。
图5为图1的C向视图。
图6为图5的D-D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