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9913.9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冠华 |
主分类号: | B60T3/00 | 分类号: | B60T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车器。
背景技术
为防止停车场所因地面不水平而导致车辆发生遛车现象,在现有技术的往往采用挡块塞于车轮下方,从而实现挡车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挡块的较尖的棱角往往容易对车辆的轮胎产生危害,且不美观,同时不方便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挡车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车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面具有由上而下的挡车用的弧面。
进一步,为方便将所述壳体移至适当的位置,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下方为底面,底面的前后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弧面平行的防滑用的金属加强筋,从而当挡车器的弧面塞于车轮下方时,金属加强筋在起到加强作用的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使其挡车的位置不变。
进一步,为减轻挡车器的重量并利于美观,所述弧面上设有通孔。
为进一步减轻挡车器的重量并确保壳体的机械强度,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底面垂直并构成方形栅格的多个加强板,方形栅格的方孔与所述各通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挡车器在使用时,将挡车器的弧面设于车轮前方底部,从而起到挡车的作用,使用方便可靠。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提拿并调整其位置。为减小其重量、较小用料并降低生产成本,壳体为空心体,其内设有与底面垂直并构成方形栅格的多个加强板,从而确保其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的挡车器的侧面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本实施例的挡车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面具有由上而下的挡车用的弧面1-1。为方便将所述壳体1移至适当的位置,壳体1的后端面上设有把手1-2。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下方为底面1-3,底面1-3的前后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弧面1-1平行的防滑用的金属加强筋1-4,从而当挡车器的弧面1-1塞于车轮下方时,金属加强筋1-4在起到加强作用的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使其挡车的位置不变。
为减轻挡车器的重量并利于美观,所述弧面1-1上设有通孔1-6。为进一步减轻挡车器的重量并确保壳体1的机械强度,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底面1-3垂直并构成方形栅格的多个加强板,方形栅格的方孔与所述各通孔1-6相对应。
为便于对多个挡车器统一管理,挡车器顶部设有用于穿长铁链的通孔1-5。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冠华,未经王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笛
- 下一篇:用于治疗疼痛和糖尿病的钠通道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