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9942.5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胜;涂平华;张茂勋;李健;李占江;王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B7/30;F16D4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感应 离合器 转角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转角传感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
背景技术
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箱,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下传递给驱动轮适量的驱动力和扭矩,属于动力总成的范畴。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一种自动离合器系统也进入了汽车领域。这种由电控单元(ECU)控制的离合器已经应用在汽车上,使手动变速器换档的一个重要步骤-离合器的断开与接合能够自动地适时完成,简化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因此,及时、准确、无误地测量离合状态在机动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离合器以旋转的方式工作,传统的离合器转角传感器利用电刷结构测得转角,再以信号输出,其主要缺点利用了一种接触型的电刷,磨损过快,使用寿命短,失误率高,手感滞涩,很难满足机动车自动变速的技术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精巧,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手感良好的无接触转角检测元件来满足机动车自动变速传感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且手感良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包括上盖、壳体、转子、磁性体以及电路板。上盖设置于壳体上方;转子设置于壳体内,且转子连接离合器输出轴;磁性体设置于转子上,并随着转子一起转动;电路板安装于上盖,且电路板具有霍尔传感器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电性连接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感应磁性体旋转时磁场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处理单元依据电信号得到离合器转角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还包括电控单元,电性连接处理单元,并依据转角信号控制离合器接合时间与速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自润滑轴承套,设置于壳体与转子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具有扇形干涉角,上盖上开有限位槽,扇形干涉角在限位槽内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转子上还具有凹槽,磁性体设置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扭簧,设置于壳体内,扭簧的一端连接转子,另一端连接壳体。
不同于传统的电刷式转角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运用了霍尔传感器,无需接触即可感应得到离合器的转角信号,非常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和信号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电刷直接与元器件接触,造成磨损、信号偏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件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件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1、壳体4、转子3、磁性体7以及电路板2。上盖1设置于壳体4上方。转子3设置于壳体4内,且转子3连接离合器输出轴。磁性体7设置于转子3上,并随着转子3一起转动。电路板2安装于上盖1,且电路板2具有霍尔传感器21和处理单元22,处理单元22电性连接霍尔传感器21。
本实施例中,磁性体7为一磁铁,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磁性体7可为其他磁性物体。
本实施例中,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还包括电控单元23,电性连接处理单元22,并依据转角信号控制离合器的接合时间与速度。
本实施例中,非接触磁感应式离合器转角传感器还包括自润滑轴承套5,设置于壳体4与转子3之间,用于润滑转子3。
本实施例中,上盖1上开有限位槽1a,如图3所示。转子3具有扇形干涉角3a和凹槽9,磁性体7设置于凹槽9内,如图4所示。扇形干涉角3a在限位槽1a内旋转。本实施例中,扇形干涉角3a的角度为60°,限位槽1a的角度为180°,因此转子3在要求的120°的范围内旋转,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