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0398.6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南潮;郭启华;黄宁波;揭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柳工道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3 | 分类号: | E01C19/23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轮 压路机 柴油机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尤其涉及一种压路机柴油机系统。属交通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柴油机做为压路机的动力源,是压路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必须经常对其进行保养。例如: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滤芯,定期更换润滑机油,以及不定期清除空气滤清器滤芯上的灰尘等等。目前生产和使用的双钢轮压路机,其柴油机系统布置的特点,主要以充分利用空间为主,将各种需要保养的部件环绕布置在柴油机周围。虽然这种布置能够使柴油机室或发动机罩结构足够瘦小,但却给柴油机保养带来不便利,甚至拆换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保障柴油机室小而紧凑,又能使柴油机保养便利、拆换方便的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包括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机油滤清器、空气预滤器、空滤器和消音器,所述柴油机系统横置在双钢轮压路机的后车架上,并使柴油机排气管一侧靠近双钢轮压路机的后钢轮;所述机油滤清器用软管移到柴油机排气管的另一侧,并用支架将其固定在所述双钢轮压路机飞轮壳支承座上;所述油水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双钢轮压路机散热器组件外侧的支承座上,并用燃油管将柴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机依次连接,组成供油管路;所述空滤器用支架固定在柴油机的后端,并位于所述柴油机的飞轮壳之上;所述空气预滤器安装在所述柴油机发动机罩骨架上,并用进气软管将其与空滤器连接;所述消音器安装于所述柴油机室的底下,并用波纹管6将其与所述柴油机的废气排放口连接;所述柴油滤清器安装在机油滤清器旁边,挂在柴油机上。
与现有双钢轮压路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柴油机横置,并将柴油机日常需要维护的各部件分列最靠近操作者的柴油机室外侧,可以轻松而又方便地对空滤器滤芯、油水分离器、机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等进行保养或拆换,维修非常方便。大大减轻了维护操作者日常维护保养的劳动强度。
2、将消音器移出柴油机室,放置在车底,既为柴油机室腾出空间,又消除其对柴油机室的热辐射,降低了柴油机室内的环境温度。
3、进、排气口分别布置在柴油机室的顶上和底下,进气口远离排气口,避免高温废气再度被柴油机吸进汽缸,保障柴油机性能稳定发挥。
4、柴油机各部件布置紧凑合理,使柴油机系统整体高度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整车重心,使整车行驶更平稳、更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保障满足双钢轮压路机需要的稳定动力输出的前提下,既保障柴油机室小而紧凑,同时又保证打开发动机罩后,用户能够直接面对柴油机日常需要保养维护的各种部件,进而方便地拆换这些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提高压路机柴油机保养维护的便利,降低维护保养的难度,从而有效降低维护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柴油机的进气和排气布置合理,消除了柴油机室内的消音器热辐射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布置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全景图。
图中:柴油滤清器1、油水分离器2、机油滤清器3、空气预滤器4、空滤器5、波纹管6、消音器7。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双钢轮压路机柴油机系统,所述柴油机系统横置在双钢轮压路机的后车架上,并使柴油机排气管一侧靠近双钢轮压路机的后钢轮,接下来布置柴油机的各个外挂部件:
1、原先安装在柴油机一侧排气管附近的机油滤清器3,用软管将其移到柴油机的另一侧,并用支架固定在所述双钢轮压路机飞轮壳支承座上;
2、油水分离器2安装在所述双钢轮压路机散热器组件外侧的支承座上,用燃油管将柴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机依次连接,组成供油管路;
3、空滤器5用支架固定在柴油机的后端,并位于所述柴油机的飞轮壳之上;
4、空气预滤器4安装在所述柴油机发动机罩骨架上,并用进气软管将其与空滤器5连接;
5、消音器7安装于所述柴油机室的底下(车架底下),并用波纹管6将其与所述柴油机的废气排放口连接。
6、柴油滤清器1安装于机油滤清器3旁边,挂在柴油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柳工道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柳工道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