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混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464.1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桂章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58;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混式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行燃烧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及煤气等易燃气体,是一种热值高、使用方便的洁净能源,已在民用及工业炉窑中得到广泛使用。燃气设备的燃烧效率与燃烧器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多年来,人们不断地研究燃烧器结构,以期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现有技术的燃烧器结构主要有混合管预混和喷嘴加引射器混合的两种形式,这两种结构都以燃气作为原始动力,通过调节燃气流量调节燃烧热负荷。尽管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有效调节燃气流量,但因结构不尽合理,燃烧器内的燃气压力不稳定,造成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不易形成稳定柱状火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变径管结构的预混式燃烧器,该结构利用导气管多节突变结构,使流通的燃气吸入空气,再经压缩、扩散混合过程,形成均匀的混合气体,为充分燃烧创造条件,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长、稳定且易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预混式燃烧器,它包括管状的导气管、法兰状的燃烧头和螺钉。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导气管为多节变径管结构,中段圆管两端通过外扩的锥形管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在下端的进气口与锥形管交接处外壁上对称设置7~11mm宽的径向切口。处在上端的出气口内塞装燃烧头并由螺钉径向锁紧;所述燃烧头以内孔为主燃烧口,环内孔一周间隔4~6mm均布Φ1.5~2.5mm的微气孔。
上述结构中,燃烧头呈法兰状,其法兰边与出气口内孔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变径结构的导气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燃气和相伴的空气通过具有变径结构的导气管时,经反复压缩和扩散,形成均匀的混合气体,使燃烧更充分;
3、燃烧头内孔火焰由外周均布的微气孔燃烧火焰护导,易形成柱状火焰,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所示的预混式燃烧器应用在燃气红外线辐射管采暖设备上,它包括管状的导气管1、法兰状的燃烧头2和螺钉3。所述导气管1为多节变径管结构,中段圆管两端通过外扩的锥形管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在下端的进气口与锥形管交接处外壁上对称设有9mm宽的径向切口1.1。处在上端的出气口内塞装燃烧头2并由螺钉3径向锁紧。所述燃烧头2以内孔2.2为主体燃烧口,环内孔2.2一周间隔4.5mm均布Φ2.0mm的微气孔2.1组成辅助燃烧口。燃气从进气口端引入,高速流过的燃气流形成局部负压,从两侧径向切口1.1中吸入的空气随燃气流入锥形管,被压缩混合后经中段圆管从另一端锥形管作扩散混合,最终大部分混合气体从燃烧头2内孔2.2流出,其余部分从环内孔2.2一周均布的微气孔2.1流出。一经点火微气孔2.1流出的混合气体首先引燃,同时引燃内孔2.2流出的混合气体。一圈环内孔2.2的外火焰封挡内火焰,从而形成柱状的长火焰。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节横向截面突变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火焰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桂章,未经朱桂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