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数字输出信号的变频交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2668.7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民;王政;王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11/00;H02P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输出 信号 变频 交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桨风力发电机的变频交流电机及其附带配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风力发电领域中,一般使用直流串激电机来驱动桨叶。直流串激电机配置了电磁刹车、旋转变压器和绝对式编码器,通过旋转变压器来实时输出电机的转速信号,通过绝对式编码器来实时输出桨叶的位置(角度)信号,独立于串激电机外整个变桨控制系统的主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电机实时速度和桨叶位置信号,对该串激电机闭环实施控制。
但实际应用中,由于旋转变压器输出的速度信号与电机转速是一种非线性函数关系,因此控制计算较为复杂、精度较差、失真度较大。为了提高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运作稳定性,追求桨叶朝向来风的理想角度,主控系统必须加强对电机转速的控制。而从现有的技术层面来说,弥补测速精度的唯一手段便是增加电机输入电压的脉冲频度,但脉冲电压频度的增加势必会造成电机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用带数字输出信号的变频交流电机,解决串激电机配置结构中旋转变压器非线性失真大,以及由模拟信号输出造成的主控系统难于控制、电机寿命缩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数字输出信号的变频交流电机,装载于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内通过变速箱驱动桨叶,所述变频交流电机配置有用于控制桨叶止动的电磁刹车;用于采集电机转速信号、测定桨叶位置或角度信号的组合式编码器;所述电磁刹车直接连接在所述变频交流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组合式编码器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电磁刹车和组合式编码器固定在所述变频交流电机的机壳上。
所述组合式编码器内含采集转速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测定桨叶位置或角度信号的绝对式编码器。
所述变频交流电机的驱动系统中包括相互连接的二极管AC/DC模块和起瞬时开关作用的IGBT模块,以及一个故障信号检测单元。所述IGBT模块通过驱动保护电路与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上连接有用于测量驱动系统中电流负载大小的电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一台组合式编码器同时输出电机转速和桨叶位置(角度)信号,且转速信号是以数字形式输出的,简化了主控系统的算法,提高了桨叶的控制精度,并且有效延长了电机的寿命;(2)采用变频交流电机来驱动桨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完全能适用4000瓦的桨叶驱动所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机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机各电气部件的电路信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机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用变频交流电机及其附带配置。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机的结构剖面图和各电气部件的电路信号示意图:该变频交流电机包括进行桨叶调整主导作用的电机定子11、电机转子12、与电机转子12一体化固接的转轴13以及用于与主控系统对接实现电子控制的接线盒16,该些主要器件收容于硬质的电机外壳14内,并且电机外壳一端连通接设一风机15,以满足变频交流电机运作时降温的需要。此外,其附带的配置结构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桨叶止动的电磁刹车4、用于采集电机转速信号、测定桨叶位置或角度信号的组合式编码器2。该电磁刹车4直接连接在电机转轴13上,编码器2转轴通过联轴器5与电机转轴13连接,电磁刹车4的本体及编码器2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交流电机的电机外壳14上。
从电路信号上分析:变频交流电机包括电机转速、桨叶距离或角度在内的各项运行数据信号由组合式编码器采集获得,并通过接线盒单向传输至变频控制器单元进行数据运算;根据存储在变频控制器内的编程运算处理后对变频交流电机输出控制信号,同时也可在需要的情况下直接驱动电磁刹车,从电机内部对变频交流电机进行机械性的止动控制。
其中该组合式编码器2包含采集转速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测定桨叶位置或角度信号的绝对式编码器,通过一台编码器同时输出电机转速和桨叶位置(角度)信号,且转速信号是以数字形式输出的,能够有效简化主控系统的算法,提高了桨叶控制的精度,并且有效延长了电机的寿命。
图3揭示了本实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机的驱动系统的示意框图。
所述变频交流电机的驱动系统中包括相互连接的二极管AC/DC模块和起瞬时开关作用的IGBT模块,以及一个故障信号检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