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等速冷却铸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822.0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宏;任安福;方明学;杨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任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单体内的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铸焊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单体内相同极性极板间以及极板与极柱间需要连接,一般用烧焊的方法将同性极板及极板与极柱间连接起来,通过将极耳卡在梳形齿上,然后再用乙炔焊枪将极耳熔化再烧填上专用的烧焊合金铅以形成同性极耳之间的连接(形成汇流排)以及汇流排与极耳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方法的缺点是大量使用氧气和乙炔,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另外该方法对人工技能要求相当高,易形成连接不牢、汇流排假焊、汇流排断等质量隐患。
近些年来,部分蓄电池采用了铸焊连接的方式,但都是在正负极板合金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现的。
对于部分蓄电池正负极板合金凝固点不一样的,如:正极是铅锑镉合金、负极为铅钙合金,采用铸焊连接方法则需先铸一种极性的汇流排,然后再铸另一种极性的汇流排,存在着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等速冷却铸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铸焊连接性好、冷却和凝固速度与极性板材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非等速冷却铸焊装置,包括铸焊底模、至少有一组正、负极汇流排型腔设置于铸焊底模上,特点是每组中的正极汇流排型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孔,底部设置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散热孔为圆孔,等分排布于每组正、负极汇流排型腔中间,第二散热孔为矩形孔,设置于每组正极汇流排型腔外侧,所述第二散热孔中设置有散热片。正极汇流排型腔底部的散热片与第二散热孔中的散热片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铸焊工具上设置散热孔、散热片,使得熔点低的正极耳所形成的汇流排冷却得相对较快,而熔点较高的负极耳冷却相对较慢,这样就使得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焊接牢固,而不会出现如果同步冷却得快则正极耳与铸焊合金熔合得刚刚好而负极耳出现包焊或假焊,或者同步冷却得慢负极耳与铸焊合金熔接得刚刚好而正极耳被熔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铸焊效果好、正负极能同时完成熔接,生产成品率高,可完全替代人工烧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非等速冷却铸焊装置,包括铸焊底模1、所述底模1设置有6组正、负极汇流排型腔2、3。每组正、负极汇流排型腔中间的底模1上,沿正极汇流排型腔2的边沿等分排布有第一散热孔4(第一散热孔4为圆孔)。每组正极汇流排型腔外侧边沿设置有第二散热孔5(第二散热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二散热孔5中设置有散热片7,第二散热孔5设置有散热片7的这一侧位于每组的正极汇流排型腔旁。如图2、3所示,正极汇流排型腔2底部的散热片6与第二散热孔5中的散热片7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将铸焊用的铅液加入正、负极汇流排型腔2、3中,然后将蓄电池单体的极耳沾上铸焊剂,倒扣在正、负极汇流排型腔2、3中。由于正极汇流排型腔2边上的第一、第二散热孔、以及底部散热片的散热作用,使得正极汇流排型腔2中铅液冷却的速度比负极汇流排型腔3中的快。这样就使得正极和负极耳可以同时熔接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任,未经张天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爬酸铅酸蓄电池极柱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