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化成用注酸漏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061.0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东;徐志斌;丁同臣;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思特动力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化成 用注酸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液体用的漏斗,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化成用注酸漏斗。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化成时注酸一般采用硬质塑料漏斗插入电池阀口,再通过漏斗向电池内注酸。这种硬质塑料漏斗在使用时,一方面易损伤电池阀口或导致阀口变形,另一方面易出现漏斗与电池连接处漏酸以及在电池阀口处形成气阻,影响酸液进入电池内部等问题。另外,这种漏斗是单个使用,插在电池阀口上不稳定,易歪斜,不安全;而为了使漏斗可以站立在电池上,漏斗上部的空腔体积就受到限制,这样在注酸时往往要分多次进行注酸,影响注酸功效和注酸量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漏斗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损伤电池阀口,不会产生漏酸和气阻,注酸效果好,效率高的铅酸蓄电池化成用注酸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化成用注酸漏斗,包括位于上部的漏斗空腔和位于下部的漏斗接管,其改进之处是多个漏斗空腔整齐排列,连成一体,每个漏斗接管的下端口设有橡胶圈,该橡胶圈的下端口伸出漏斗接管的下端口之处。
所述多个漏斗空腔排列成(2~4)×(2~4)矩阵式,所有漏斗空腔的高度和漏斗接管的高度分别相等;所述橡胶圈下端口的内径与电池阀口外径成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相邻的漏斗接管的间距设计成与需要化成的铅酸蓄电池排列后的相邻电池阀口的间距相一致,使用时,可将各漏斗接管同时接入各电池阀口,使接管下端的橡胶圈紧紧包围在电池阀口的外圈,成密封配合,可同时向各电池注酸,阀口结合处密封可靠,阀口通道畅通,不会产生漏酸和气阻,能提高注酸效率和注酸量的准确性,注酸效果好,而且由于多个漏斗连成一体,注酸时搁置在电池上部平稳安全,橡胶圈能保护电池阀口不受损伤,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由六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漏斗空腔1整齐排列成2×3矩阵式,连成一体,每个漏斗空腔下部有漏斗接管2,所有漏斗空腔的高度和漏斗接管的高度分别相等,每个漏斗接管2的下端口设有橡胶圈3,该橡胶圈的下端口伸出漏斗接管的下端口之外,橡胶圈下端口的内径与待注酸电池阀口外径成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思特动力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思特动力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下一篇:SPF电力系统无源滤波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