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456.0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殷素春;顾进;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电动机 内置 风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冷却结构,特别是一种卧式电动机的风冷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当代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转换设备。电动机工作时因能量转换及机械摩擦必产生一些热量,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去将影响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市售电动机都有必要的冷却结构,通过风冷或水冷等冷却结构降低电动机热量,现有技术的冷却结构尽管形式不同,基本上都能满足电动机的安全运行。风冷结构是卧式电动机最常用冷却结构,它通过电动机前、后端盖上的轴向通孔沟通内腔,所形成的通风通道起于后端盖轴向通孔经定子与转子和定子与壳体配合间隙到前端盖轴向通孔。由于受结构限制,现有技术的通风通道有效截面积小,排热不够畅通,加之前端盖上的轴向通孔对着配套设备,增加了排热阻力。对于连续运转的大功率电动机,此种冷却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通风通道有效截面大,排热畅通的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卧式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它包括相联通的轴向通风结构和径向排风结构。所述轴向通风结构由后端盖壁上均布的轴向通孔和定子与转子之间径向间隙,以及定子与壳体之间预留的槽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径向排风结构设在具有双法兰结构的前端盖中,它由均布的肋板连接左右侧法兰构成径向槽,右侧法兰的内孔与径向槽相通。
上述结构中,前端盖中均布的肋板为3~8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径向排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径向排风槽截面积大,通风量大,散热快;
3、径向排风不受配套设备阻碍,排风顺畅,降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一种电动机内置风冷结构,它包括相联通的轴向通风结构和径向排风结构。所述轴向通风结构由后端盖5壁上均布的轴向通孔5.1和定子2与转子4之间径向间隙5.3,以及定子2与壳子3之间预留的槽5.2组成。所述径向排风结构设在前端盖1中,它由均布的肋板1.1连接左右侧法兰构成径向槽,右侧法兰的内孔与径向槽相通。本实施例是50KW的三相异步卧式电动机,属于大功率电动机,从结构强度考虑,在前端盖1两只法兰之间设8只肋板1.1,所构成的每只径向槽具有较大的截面积,确保排风畅通。当电动机旋转时,在转子4的作用下,从后端盖5的轴向通孔5.1吸入外界空气,不断流入的空气从后向前分别与定子2、转子4作热交换,再顺序从前端盖1中的径向排风结构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径向槽截面积大,排风量大,再加上径向排风无障碍,排风顺畅,降温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