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微细异物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3528.1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丛;苏仁球;夏炳华;顾雪良;陈丽萍;王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联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35/1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异物 过滤器 | ||
1、一种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包括一构成有加热夹套(12)的桶体(1);一配置在桶体(1)上部的并且具有进料口(22)和热媒引出接口(23)的上封盖(2),上封盖(2)构成有一保温夹套(21),保温夹套(21)通过连通管(211)与所述的加热夹套(12)相通;一滤元装置(3),挂置在所述桶体(1)的桶体容腔(11)中;一配置在桶体(1)下部的下封盖(5),下封盖(5)具有一下封盖保温夹套(51),该下封盖保温夹套(51)通过联结管(511)与所述的加热夹套(12)相通,并且在下封盖(5)上设有滤液引出口(52)和用于将热媒引入到所述下封盖保温夹套(51)中的热媒引入接口(53);一设在所述桶体(1)的桶体容腔(11)的下部并且与所述滤元装置(3)相对应的二级过滤装置(6),该二级过滤装置(6)夹持在所述下封盖(5)与桶体(1)的下边沿之间;一由第一密封圈(41)和第一紧固件(42)构成的用于将所述上封盖(2)与所述桶体(1)的上边沿密封固定的第一密封固定装置(4);一由第二密封圈(81)和第二紧固件(82)构成的用于将所述下封盖(5)与桶体(1)的下边沿密封固定的第二密封固定装置(8),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41)为具有第一U形腔(411)的包裹式密封垫圈,而所述第二密封圈(81)同样为具有第一U形腔(811)的包裹式密封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元装置(3)包括支撑网篮(31)和第一、第二滤袋(32、33),第一滤袋置于支撑网篮(31)内,而第二滤袋(33)置入于第一滤袋(32)内,支撑网篮(31)的上部扩设成有一法兰边(311),第一滤袋(32)的上部构成有一第一翻边(321),而第二滤袋(33)的上部构成有一第二翻边(331),第一、第二翻边(321、331)与所述的第一法兰边(311)相重合并且共同地置入于所述第一密封圈(41)的第一U形腔(411)内,由所述的第一紧固件(42)挟持在所述上封盖(2)与桶体(1)的配合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袋(32)是采用涤纶纤维经针刺机针刺而成的毡过滤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滤袋(33)为涤纶布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毡过滤袋的厚度为2mm,密度为0.25g/cm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布袋为长丝涤纶布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过滤装置(6)包括三者自上而下地叠置在一起的第一、第二涤纶布(61、62)和滤芯(63),其中,滤芯(63)位于第一、第二涤纶布(61、62)之间,第一、第二涤纶布(61、62)和滤芯(63)的边缘共同地置入于所述第二密封圈(81)的第二U形腔(811)内并且由所述的第二紧固件(82)挟持在所述的下封盖(5)与所述的桶体(1)的配合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封盖(5)内还设置有一筛板(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涤纶布(61、62)均为长丝涤纶布,所述的滤芯为0.2mm厚的合成工业滤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细异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媒为蒸汽或导热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联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联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5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擦板书教具套装
- 下一篇:一种电极感应指纹识别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