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水拖把及沥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620.8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巨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水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是一种沥水拖把,同时还涉及与该拖把配套使用的沥水器,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沥水拖把具有在不湿手情况拧干拖布的优点,因此使用方便,受到欢迎。例如,借助固定在沥水桶上的网兜装置,将拖把放入其中后旋拧拖把柄使拖布沥水的拖把;借助固定在沥水桶上的刮水板,将拖把放在上面压刮使拖布脱水的拖把;等等。这些现有沥水拖把在操作方便性和沥水效果方面仍有可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比现有同类产品沥水操作更方便、效果更理想的沥水拖把,同时提出相应的沥水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沥水拖把包括底面固定有拖布(此处的拖布是广义概念,包括吸水布条、吸水纤维、吸水棉等)的拖板,所述拖板上装有拖把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拖布沿拖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此外还含有与沥水拖把配套的沥水器,所述沥水器由板体和朝垂直于板体方向延伸出的一排梳齿构成;所述板体的宽度与拖板的宽度相配;所述梳齿的间距至少有一段与拖布的宽度紧配,深度与拖布长度相当。
使用时,既可将沥水器固定在沥水容器上,也可以用手握持,总之,只要将梳齿插入拖布之间,再使其相对移动,即可借助两侧梳齿对拖布的挤压,使其脱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梳齿至少一端在朝垂直于板体方向延伸的同时,还朝板体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斜角端。这样,便于将梳齿插入相邻拖布之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斜角端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由大于拖布的宽度逐渐过渡到与拖布的宽度紧配。这样,便于拖布进入梳齿的间隔,并逐渐被挤压后脱水。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梳齿至少一面具有与斜角方向一致的螺旋槽。这样,可以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使拖布产生拧转以及进入梳齿底的趋势,从而脱水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借助相对移动产生的挤压脱水,获得更为理想的沥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沥水拖把的拖板2底面固定有拖布3,拖板2上装有拖把柄1,拖布3沿拖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参见图2)。与沥水拖把配套的沥水器由板体5和朝垂直于板体方向延伸出的一排梳齿4构成。板体5的宽度与拖板2的宽度相配,梳齿4的间距与拖布3的宽度紧配,深度与拖布3的长度相当。梳齿4的一端在朝垂直于板体方向延伸的同时,还朝板体5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斜角端。斜角端的相邻梳齿4之间的间距由大于拖布3的宽度逐渐过渡到与拖布3的宽度紧配,形成喇叭口。梳齿4的两面具有与斜角方向一致的螺旋槽。
这样,便于将梳齿插入相邻拖布之间,在其相对移动过程中逐渐被挤压后脱水。并且可以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使拖布产生拧转以及进入梳齿底的趋势,从而脱水效果更好
使用时,既可将沥水器固定在沥水容器上,也可以用手握持,总之,只要将梳齿插入拖布之间,再使其相对移动,即可借助两侧梳齿对拖布的挤压,使其脱水。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沥水器的板体上根据沥水容器设置适配的固定结构以及便于握持的把手,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巨,未经张文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