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软线的弯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956.4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90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卞韦旻;吴福娣;陈铭荣;鞠彪;张小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华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2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软线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软线的弯线装置,属 于配电设备生产辅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配电柜或配电箱安装元器件布线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软线,其有 多股和独股硬线两种,电缆软线的直径从2.5mm到20mm不等。以前的做法是 手工制作,在配电箱、配电柜元件安装到位后,实测一次软线电缆的长度、 走线方式,并且顺着路径一步步放到位,其所有接头和弯曲弧度及固定均根 据实际情况手工加工而成。这种手工加工方式,电缆制作时很难将电缆软线 弯曲到规范的弧度,常常造成折弯位置不准确,且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另 外,产品工艺质量、配线长度等因人而异,完全掌握在操作工人的手中,随 意性很大,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而且会造成电缆大量浪费;另外,由于低压 配电箱、配电柜使用的数量特别大的特点,往往同一工程中相同的制作方案 有成百上千只,造成各个产品间也存在很大差异,难以保证产品统一性,也 影响产品的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近来出现了一种折弯线装置,包括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上设有可竖向调节立柱和可横向调节立柱,并分别设置在竖向调节 轨道和横向调节轨道内。该结构的折弯线装置,方便了操作且可保证产品质 量,但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 成本低廉且可保证产品质量的电缆软线弯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软线的弯线装置,包括操 作平台,均匀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定位孔、定位轴,其中,所述定位轴 按布线要求分布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定位轴与所述相应的定位孔可拆卸 连接。上述一种电缆软线的弯线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孔通过 紧固件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弯线装置,在弯线过程中,可以根据弯线需要任意调整、 增加或者减少固定弯线轴销,因此使用方便,且操作平台可以任意位置存放, 工作时可到工程现场进行使用;在配线方面,解决了手工直接弯线,避免了 弯线弧度不规范、手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还提高 了一次电缆软线工艺统一性、美观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本实用新型由 几个部件组成,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另外,由于定位轴与定位孔是通 过紧固件连接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软线的弯线装置,包括操 作平台1,均匀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定位孔2、定位轴3,其中,所述定 位轴3按布线要求分布在所述操作平台上,定位轴3通过紧固件或其他方式 可拆卸的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定位孔2内。操作平台1采用板材制作,根据需 要拟定操作平台1的大小,其厚度一般大于20mm,定位孔2为沉孔,其大小 与定位轴3负公差配合,通常定位孔2的深度大于1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可采用工厂的各种铁质或木质材料均 可,因此,制作成本低廉且结构简单。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 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华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华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