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4122.5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7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磊;张惠生;张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B30B15/00;B22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12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成型机,尤其涉及粉末冶金成型机的少充填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粉末冶金成型工艺的出现,对一些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加工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大大降低了加工制造的成本、周期,提高了加工的效率。粉末冶金成型工艺是由粉末冶金成型机来实现的,如图3、4所示,它的加工原理是:首先,将中模33与芯棒32上行H行程,在两者与下模31间形成一个高度为H的填充腔35,接着往该填充腔35中填入粉料;然后,上模34下行,将充填腔35中的粉料压制成型。根据设计要求,零件成型的轮廓尺寸与粉料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粉料量出现误差,会导致制成品(譬如汽车的粉末冶金齿轮等)的精度不符合设计要求。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模34下行时,下端平面首先接触与中模口沿等高的粉料,可能会使放置在额定体积的填充腔35中的粉料外溢,从而造成粉料量减少,进而使制成品不符合设计要求。有人提出增加填充腔35的额定体积,增加粉料投放量来解决此问题。但粉料外溢量是难以控制,外溢量与上模的工作速度、填充腔的直径、模具间隙等关系密切,此外,采用这种解决方案会造成模具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额定充分体积下填粉后,再增加一个空隙,使得上模与粉料在模穴内接触,从而避免粉料外溢的粉末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力源、主轴、设于主轴一端的偏心轮、上模装置、中模装置、下模装置、芯棒、与中模装置相连的下滑柱、弹性支撑装置、脱模装置和杠杆;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与下滑柱相连,使得下滑柱具有驱动中模运行,在下、中模之间形成充填腔;所述杠杆通过铰接轴平设在机身上,杠杆设有四叉;杠杆中部两叉与下滑柱活动相连,用以驱动下滑柱上下运动;所述杠杆朝向主轴偏心轮一侧的叉通过加压杆与偏心轮相连,用以接受偏心轮上有效行程所传递的动力;所述杠杆的另一侧叉连接脱模装置;它还包括少填充装置;所述杠杆连接脱模装置的另一侧叉延长,用以与所述少填充装置对应;所述少填充装置包括可上下运动的压力块和压力块驱动装置,所述压力块设置在所述另一侧叉延长段的上方,所述压力块驱动机构能驱使压力块在杠杆延长段上产生维持下、中模之间的充填腔在充粉期间体积不变的作用力,在充粉后,所述压力块驱动机构再驱动压力块运动,压力块进而驱动叉延长段、带动杠杆转动、再带动下滑柱、中模装置运动,使充填腔体积增大3-100%。
所述少填充装置包括使充填腔体积与设计要求一致的充填量调节机构和使充填腔体积增大的成隙机构;所述充填量调节机构包括主马达、传动齿轮机构、传动轴、螺杆、滑键、大齿轮压盖、过渡齿轮压盖、过渡齿轮、过渡齿轮箱、大齿轮、大齿轮箱、充填缸压盖、充填缸、活塞和充填缸支座;主马达固定在机身上,传动轴垂直于水平面活动连接在机身上,主马达与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机构相连;传动轴上部固定连接有过渡齿轮,过渡齿轮压盖、一侧设有开口的过渡齿轮箱设在过渡齿轮外,且固定连接于机身上;大齿轮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中部,通过过渡齿轮箱的开口与过渡齿轮啮合,在大齿轮转动时,螺杆上下运动;大齿轮压盖、大齿轮箱设在大齿轮外;充填缸设在大齿轮箱上部,充填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上、下端分别伸出充填缸压盖,活塞下端与螺杆固定连接;充填缸通过充填缸支座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箱与活塞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成隙机构包括气缸上座、缸体、固定板、中间座、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气缸底座和固定支座;所述中间座将缸体分成上、下两个工作腔,气缸上座和中间座上分别设有上工作腔的上腔口一、下腔口一,中间座和气缸底座上分别设有下工作腔的上腔口二、下腔口二;固定支座将缸体固定连接在机身上;活塞杆与上、下工作腔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下端伸出气缸底座和固定支座,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中活塞上端的端面上。
所述成隙机构的活塞杆下端与所述定位机构中活塞上端的端面之间通过压力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段式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