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木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4646.4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亚东;张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永和 |
主分类号: | B27C9/02 | 分类号: | B27C9/02;B27F5/12;B27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木工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木工机床。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数控木门综合加工机,是在门扇上加工安装锁体的锁槽、安装锁钥匙和锁的把手的锁孔。按照工艺要求锁槽在门的厚度方向居门厚度的正中间,锁把孔和钥匙孔到门边距离要准确,否则将影响使用和美观。虽然现在的数控木门综合加工机基本都使用了数控技术,但是在门的生产制造工艺中,无法保证门厚度和宽度的一致,又由于木门企业标准中允许有1-3mm的公差,使得在加工生产每一扇门时,都必须对门的厚度和宽度进行重新测量,以修正每一扇门的加工位置尺寸。如果不进行此步骤,而直接加工生产则产生的次品率高,直接损害了企业的效益,以往的数控木门综合加工机在进行测量时,主要是利用数控轴的运动,在加工的门固定好之后,采用探头慢速移动触碰工件,得出工件的尺寸数据。由于要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度,必须慢速触碰工件,因为快速也易产生误差,从而使测量不准确,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也不利于流水线生产作业,从而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木工机床,它通过增加磁尺测量感应装置,在对加工工件进行装夹时,根据磁尺感应原理,无须利用探头慢速触碰加工工件,直接得到加工工件的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数据,并以RS485的通讯方式传送给主机,由于在对工件进行装夹的同时就得到工件的加工尺寸数据,所以测量时间几乎为0,大大的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工作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控制主机1、两条传送带2、板架3、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个压紧气缸组合4、工作台5、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个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组成;控制主机1安装在板架3的一侧,两条传送带2分别设置在板架3的两边,工作台5安装在板架3的上边传送带2的外侧,压紧气缸组合4安装在工作台5上面,二个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对应安装在二个压紧气缸组合4一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跟压紧气缸组合4联动在一起,同步工作,在对工件进行装夹时,压紧气缸组合4开始工作压紧工件时,利用磁尺感应的原理,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也同时完成工作,得出工件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数据,并以RS485的通讯方式传送给主机,主机再通过指令来指挥机床以修正后的加工尺寸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它通过增加磁尺测量感应装置,在对加工工件进行装夹时,根据磁尺感应原理,无须利用探头慢速触碰加工工件,直接得加工工件的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数据,由于在对工件进行装夹的同时就得到工件的加工尺寸数据,所以测量时间几乎为0,大大的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工作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控制主机1、两条传送带2、板架3、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个压紧气缸组合4、工作台5、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个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组成;控制主机1安装在板架3的一侧,两条传送带2分别设置在板架3的两边,工作台5安装在板架3的上边传送带2的外侧,压紧气缸组合4安装在工作台5上面,二个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对应安装在二个压紧气缸组合4一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跟压紧气缸组合4联动在一起,同步工作,在对工件进行装夹时,压紧气缸组合4开始工作压紧工件时,利用磁尺感应的原理,磁尺测量感应装置6也同时完成工作,得出工件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数据,并以RS485的通讯方式传送给主机,主机再通过指令来指挥机床以修正后的加工尺寸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它通过增加磁尺测量感应装置,在对加工工件进行装夹时,根据磁尺感应原理,无须利用探头慢速触碰加工工件,直接得加工工件的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数据,由于在对工件进行装夹的同时就得到工件的加工尺寸数据,所以测量时间几乎为0,大大的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工作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永和,未经姚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套筒对烧窑炉
- 下一篇:易剥离的光纤到户室内紧套光纤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