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4709.6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忠;张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通达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工业气体中粉尘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脉冲式除尘器主要有在线清灰式和离线清灰式两种,在线清灰是指在进行脉冲喷吹时,滤袋仍然进行烟气过滤。喷吹系统需要用采用比较高的喷吹气流阻挡过滤烟气,同时用瞬间的脉冲振荡使尘饼剥落进入灰斗,离线清灰系统需要把除尘器内部区分成若干个密封气室,每个气室的花板上出气口独立安装挡板,气缸和电磁阀等压缩气控制系统。在对某个气室进行脉冲清灰喷吹前,需要首先控制挡板使这个气室不再进行烟气过滤,采用离线清灰方法可减低“二次扬尘”,使清灰阶段更加彻底,达到降低设备阻力的效果。无论哪一种脉冲除尘器,其主要包括过滤箱体,设置在过滤箱体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过滤箱体内的竖向排列的若干组滤袋,脉冲吹灰装置,排灰装置和程控装置以及与出风口连接的风机,含尘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过滤箱体,经过滤袋过滤后的净气体经过风机排除。
目前,在很多化工行业成品车间的除尘系统大多采用上述脉冲除尘器,但都未针对化工粉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特别是类是尿素一类的粉尘,由于其具有吸湿、易潮解、易结块等特性很容易堵塞布袋和料仓,使除尘系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发生潮解结块和结露现象的脉冲除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除尘器,包括过滤室箱体,设置在过滤室箱体内的滤袋,在过滤室箱体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连接风机,在过滤室箱体侧壁面上安装有加热盘管,在加热盘管外面敷设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进气口处安装有辅助加热器,当含尘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辅助加热器开启对气体进行加热,避免在低温的时候除尘器发生结露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过滤室箱体下方设有料仓,料仓侧壁开有清灰门,通过人工卸料降低了设备的漏风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箱体侧壁面上安装有加热盘管,使用过热蒸汽进行加热并在加热盘管外面敷设保温层,确保除尘器内部的含尘气体温度在露点以上,避免尿素类粉尘发生潮解结块现象;在进气口出设有辅助加热器,当早晚温差过大,含尘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辅助加热器开启对气体进行加热,避免在低温的时候除尘器发生结露现象,同时降低了漏风系数;采用固定式料仓人工卸料的方式,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过滤室箱体1的侧壁开有进气口2和排气口3,进气口2处设有辅助加热器13,当早晚温差过大,含尘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辅助加热器13开启对气体进行加热,避免在低温的时候除尘器发生结露现象,同时降低了漏风系数;排气口3连接风机4,五组滤袋5竖向设置在过滤室箱体1内,过滤室箱体1下方为料仓6,料仓6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清灰门7;滤袋5上端通过电磁脉冲阀8连接喷吹管,清灰时可以先切断该组滤袋5的净气出口通道,使该组的滤袋5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然后开启脉冲阀8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过滤室箱体1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一顶盖9和第二顶盖10,第一顶盖9和第二顶盖10通过压盖11固定连接,打开第二顶盖10,可以方便的装卸滤袋5;在过滤室箱体1侧壁面上安装有加热盘管12,使用过热蒸汽进行加热并在加热盘管12外面敷设保温层,确保除尘器内部的含尘气体温度在露点以上,避免尿素类粉尘发生潮解结块现象;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气口2进入过滤室箱体1,粗尘粒直接落入料仓6,细尘粒随气流向上积附在滤袋5外表面,过滤后的净气体经风机4排至大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固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通达,未经张通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凹内张式抽芯放口模
- 下一篇:砌块成型机的料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