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5308.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09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奇才;傅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卡利格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0 | 分类号: | B60K20/00;F16H61/2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驾驶 运输 车辆 气动 换挡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属于煤矿运输车辆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运输车辆均采用机械式换挡机构,换挡时通过操纵手柄、推拉软轴或连杆推动换向阀心运动,实现车辆换挡,换挡时由于阀心、推拉软轴的阻力,换挡费力,尤其是双向驾驶车辆,有前后两套换挡机构,在前驾驶室操纵手柄时与后驾驶室操纵手柄相互干涉,要带动两套换挡机构运动,阻力很大,换挡更费力。换挡位置靠换挡操纵时的手感掌握准确位置,当用力换挡是很难有敏感的手感,换挡很难掌握准确位置,所以换挡很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换挡轻巧、准确、省力的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缸、Y型接头、拉杆、弹簧座、弹簧、手动转阀、梭阀和换向阀,
所述气缸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气缸通过Y型接头与拉杆一端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通过Y型接头与换向阀的阀芯相连,
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弹簧座和弹簧,
所述手动转阀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前后驾驶室;
所述气缸的压缩空气进气端通过梭阀分别与所述两手动转阀的换挡位置相连接;所述气缸的大气连通端通过梭阀分别与所述两手动转阀的空挡位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整个换挡操作只需扳动手动转阀即可,操作方便,换挡轻巧,准确、省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拆除手动转阀和梭阀后的右视图。
图中:安装座1、气缸2、Y型接头3、拉杆4、弹簧座5、弹簧6、手动转阀7、梭阀8、换向阀9、阀芯10。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气动换挡机构,主要由气缸2、Y型接头3、拉杆4、弹簧座5、弹簧6、手动转阀7、梭阀8和换向阀9组成。
气缸2安装在安装座1上,气缸2通过Y型接头3与拉杆4一端连接,拉杆4另一端通过Y型接头3与换向阀9的阀芯10相连。
拉杆4上设置有弹簧座5和弹簧6。
手动转阀7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双向驾驶运输车辆的前后驾驶室。
气缸2的压缩空气进气端通过梭阀8分别与两手动转阀7的换挡位置相连接;气缸2的大气连通端通过梭阀8分别与两手动转阀7的空挡位置相连接。
工作原理:
扳动手动转阀7至换挡位置,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进入气缸2,推动Y型接头3、拉杆4运动,带动换向阀9换向,实现换挡,拉杆4运动时同时带动弹簧座5压缩弹簧6;扳动手动转阀7回到中位,压缩空气通过手动转阀7通大气失去压力,弹簧6带动弹簧座5、拉杆4运动,使换向阀9回到原来位置。整个换挡操作只需扳动手动转阀7,轻巧、准确、省力,阀心的位置由弹簧行程决定,换挡准确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卡利格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卡利格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