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长布袋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767.0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布袋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长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长布袋除尘器主要含有壳体、滤袋、灰斗、清灰装置。壳体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其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设置在上花板上,上花板的上方为净气室。壳体内部两侧除尘室之间的部分,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灰斗设置在壳体底部,清灰装置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工作时,含尘气体从进风口进入进气室后,向下运动从进气室进入灰斗底部与之相碰撞后,改变其运动方向进入壳体内部两侧的除尘室中,向上运动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阻留在滤袋外面,使含尘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滤袋内经上花板进入净气室,再从出气室由排风机从出风口排出。由于位于进气室两侧内下部的含尘气体,在离开进气室后因短路而直接向上运动,这部分的含尘气体的含尘浓度较高,因此使进气室两侧外附近的滤袋负荷加大,从而造成各滤袋负荷不均匀,这降低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除尘效率高的低压长布袋除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长布袋除尘器,它含有壳体、滤袋、灰斗、清灰装置,壳体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该室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设置在上花板上,壳体内部两侧除尘室之间的部分,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灰斗设置在壳体底部,还含有导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导流板和副导流板构成,主导流板为弧形板,主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室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导流板设置在主导流板之间。
由于在进气室的下方设有导流装置,这使位于进气室两侧内下部的含尘气体被强制经过导流装置的主导流板、副导流板与灰斗锥面之间的空间,因此这部分含尘气体中的颗粒粉尘与灰斗锥面相碰撞、失去动能留在灰斗底部、使含尘气体浓度得到降低,这克服了现有技术含尘气体因短路而直接向上运动使进气室附近的滤袋负荷加大的不足,从而使各滤袋负荷均匀,这大大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低压长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架,2.出气室,3.灰斗,4.主导流板,5.副导流板,6.壳体,7.进气室,8.净气室,9.除尘室,10.滤袋,11.储气罐,12.脉冲阀,13.喷嘴管,14.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低压长布袋除尘器含有壳体6、滤袋10、灰斗3和清灰装置。壳体6设置在支架1上,壳体6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9,它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10的上端设置在上花板上,上花板的上方为净气室8。壳体6的内部两侧除尘室9之间的部分,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7、该室与壳体6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2,该室与壳体6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灰斗3设置在壳体6的底部。清灰装置由脉冲阀12、储气罐11、喷嘴管13和喷嘴14构成。喷嘴14设置在喷嘴管13上,储气罐11设置在壳体6的顶部,喷嘴管13的一端设置在储气罐11内且与设置在该罐上的脉冲阀12相联、喷嘴管13的另一端位于净气室8内、其上的喷嘴14位于滤袋10上口的上方。低压长布袋除尘器还含有导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导流板4和副导流5板构成,主导流板4为弧形板,主导流板4设置在进气室7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导流板5设置在主导流板4之间。工作时,含尘气体从进风口进入进气室7内,在导流装置的主导流板4和副导流5的引导下,含尘气体从进气室7进入灰斗3内且与灰斗3的底部相碰撞后改变运动方向而向上运动,进入壳体6内部两侧的除尘室9内,向上运动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阻留在滤袋10的外面,含尘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滤袋10的内面经上花板进入净气室8,再从出气室2由排风机从出风口排出。当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增加到一定值后,清灰装置的脉冲阀12打开,压缩空气从喷嘴14喷进滤袋10内,使原来压瘪的滤袋10发生膨胀变形,清除掉滤袋10外表面附着的粉尘,清下的粉尘落入灰斗3内。清灰完毕后,脉冲阀12关闭,即可恢复除尘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