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883.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庆 |
主分类号: | G01G11/00 | 分类号: | G01G11/00;G01F15/06;G01F15/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42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称重 螺旋 铰刀 计量 | ||
1、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包括减速电机(1)、螺旋铰刀(3)、进料输送管(4)、称重管(5)、柔性管(7)或柔性连接件(17)或弹性胶圈(37)、出料管(8)、基座(15)、荷重传感器(13)及计量控制系统,特征是:减速电机(1)与螺旋铰刀(3)之间通过对轮联接,进料输送管(4)、柔性管(7)、称重管(5)及出料管(8)依次联接;螺旋铰刀(3)贯穿在进料输送管(4)、柔性管(7)、称重管(5)及出料管(8)五段管内;减速电机(1)固定在基座(15)上;螺旋铰刀(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的两端;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的外壳焊接在支承架(32)上并且确保同轴;进料口(2)处于进料输送管(4)的靠近减速电机(1)一端的正上方;出料口(9)处于出料管(8)的远离称重管(5)的一端的正下方;柔性管(7)处于进料输送管(4)与称重管(5)之间,它们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柔性管(7)处于称重管(5)与出料管(8)之间,它们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两个支承轴(6)一端焊接在称重管(5)上,另一端则与轴承(10)的内圈之间进行过盈配合;轴承(10)的外圈与轴承支承座(11)顶端的圆孔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连接,与基座(15)一体的紧固螺丝(30)穿过轴承支承座(11)的下端的长方形螺孔(31)并加以固定;两个支承轴(6)、轴承(10)及轴承支承座(11)构成称重管(5)的一个支点;称重管(5)放置在荷重传感器(13)上,荷重传感器(13)放置在其下方的荷重传感器框架支座(14)的限位调节螺钉(12)上,荷重传感器框架支座(14)的下端垂直焊接在基座(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管(5)可以由两个半圆管组成,这两个半圆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的称重管(5)的管径等于或大于进料输送管(4)或出料管(8)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管(7)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材料或超薄不锈钢波纹管制成;所述的柔性管(7)的管径的最小值大于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管(5)可以由一个与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一体的半圆管和另外一个通过柔性连接件(17)与上述半圆管相连接的可以拆卸的半圆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一体的称重管(5)段的半圆管,其管径与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完全相同,所述的称重管(5)的可拆卸的半圆管的管径等于或大于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连接件(17)用弹性橡胶材料或不锈钢波纹板材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管(5)可以是一段整圆管,其管径等于或大于进料输送管(4)及出料管(8)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管(5)与进料输送管(4)之间通过嵌在借助法兰夹持在称重管(5)上的过渡管(39)上的弹性胶圈嵌槽(38)及进料输送管(4)上的弹性胶圈嵌槽(38)内的弹性胶圈(37)相连;所述的称重管(5)与出料管(8)之间通过嵌在借助法兰夹持在出料管(8)上的过渡管(39)上的弹性胶圈嵌槽(38)及称重管(5)上的弹性胶圈嵌槽(38)内的弹性胶圈(37)相连;所述的过渡管(39)由两个半圆管通过法兰连接构成,而每个半圆管又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的半圆管焊接加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胶圈(37)可采用弹性的实心弹性圈、中空弹性圈、中空并充气的弹性圈、中间带弹簧支架的密封圈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局部称重式螺旋铰刀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管(5)段内的这一段螺旋铰刀(3)及其轴的表面粘贴或用螺丝固定一层成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庆,未经李大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