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破解防盗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125.2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喜明 |
主分类号: | G08B13/08 | 分类号: | G08B13/08;G08B3/1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解 防盗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器,尤其是一种抗破解的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报警器的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价格也相差悬殊,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都存在误报率高、可靠性低或有漏报情况等问题。
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多数报警器很容易被“技术破解”,在普通报警器的实际使用中,控制室与被控制室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而暴露的连接导线有可能遭剪断或短接而破坏,而此类报警器本身连接导线剪断即报警;但若采用将连接导线短接的方法破解,可使其失去防盗报警功效,在实际使用中隐患明显存在,降低了报警器的安全可靠性;虽然也可将连接导线通过“埋线”或“穿管”等物理方法保护起来,但是所需成本较高;而其它较为安全可靠的报警器往往技术复杂、成本较高,难于在一般普通家庭用户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破解的防盗报警器,能有效提高报警器的安全可靠性,且可保持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破解防盗报警器,由连接导线、安装于控制室的主机和安装于被控制室的门上的磁控开关组成,连接导线连接导通主机和磁控开关,所述主机包括塑料外壳、电池、带有报警电路的电路板、扬声器、电源开关和工作指示灯,所述电路板、扬声器、电池和工作指示灯固设于塑料外壳内,工作指示灯可透光于塑料外壳外,电源开关设于塑料外壳上,电源开关、扬声器和工作指示灯电连接于电路板上,电池供电于电路板,即电池为该电路板上报警电路的电源,所述连接导线为多芯导线,该连接导线由两根控制信号芯线和若干安全保护芯线组成,所述的两根控制信号芯线连接导通电路板和磁控开关,所述的安全保护芯线一端连于电路板的报警电路上控制扬声器发声的线路上,该控制扬声器发声的线路的初始状态(指报警器处于警戒状态)为不导通状态,所述的安全保护芯线另一端空接;磁控开关感受被控制室门的开关而对应断开和闭合;而磁控开关的断开和闭合通过报警电路对应控制扬声器发声和不发声;警戒状态时,控制信号芯线若被断开,则相当于磁控开关断开,扬声器发声;警戒状态时,当安全保护芯线与控制信号芯线两者间任意短接时,则相当于报警电路控制扬声器发声的线路被连通,扬声器发声;当两根控制信号芯线短接时,即相当于磁控开关始终闭合,使扬声器始终不发声,报警器被破解;然而由于采用了多芯导线,控制信号芯线与安全保护芯线混合在同一导线内难以区别,根据组合概率原理,盗窃者恰好将两根控制信号芯线短接的可能性较低,由此大幅提高了报警器的安全可靠性,且通过更换简单的控制信号芯线为多芯连接导线,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上的报警电路包括工作指示电路、控制电路、扬声器驱动电路和电源开关;
所述电源开关与电源串联,该电源的两极分别引出形成电源的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电源一极通过电源开关引出,电源另一极直接引出;
所述工作指示电路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该串联的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对应连接电源两极线路,该发光二极管作为工作指示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三极管、触发三极管和第一、二、三、四、五电阻,所述控制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源正极线路,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该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端分别对应连接电源的两极线路,所述控制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并接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所述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触发三极管的基极,所述触发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线路,所述触发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
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音乐集成芯片、扬声器、第七电阻、驱动三极管、可控硅、耦合电容和缓冲电阻,所述音乐集成芯片的正极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线路,所述音乐集成芯片的负极端连接可控硅的阳极,该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线路,该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触发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耦合电容与缓冲电阻并联,该并联的耦合电容与缓冲电阻两端分别对应连接音乐集成芯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音乐集成芯片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端和电源的正极线路之间,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端并接可控硅的阳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根控制信号芯线中的一根控制信号芯线一端并接在电源的负极线路上,另一根控制信号芯线一端并接在控制三极管的发射极上;所述的若干安全保护芯线一端皆并接在可控硅的阳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喜明,未经郭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