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榫卯相嵌式标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278.7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艺新标识制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F3/20 | 分类号: | G09F3/20;G09F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榫卯相嵌式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志、标记、铭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榫卯相嵌式标识。
背景技术
标识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在工矿企业、服务行业、文化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将标识佩戴于胸前能为公众提供相应的信息的作用;又如将具有纪念意义的信息结合于标识上能起到佩戴装饰的作用;还如在办公场所的门楣上设置相应的标识可便于造访者寻找,等等。
标识的结构主要但不限于的由面板和底板构成,在面板与底板之间设置传媒载体,传媒载体如记载有文字、字母、图案或者其结合的纸或类似物,面板与底板通过粘结构成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将传媒载体永久性地封闭在面板与底板之间。这种结构的标识所存在的欠缺是无法根据需要更换置于面、底板之间的传媒纸或传媒膜,除非整体更换标识,从而造成浪费。
采用插槽结构将面板与底板两者之间构成插拔联结,能够消除前述的欠缺,例如当要更换面、底板之间的传媒纸或传媒膜时,只要将面板顺着底板上的槽退出即可。但是,插槽的配合结构受到标识形状的制约,例如当标识为除矩形以外的形状时通常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满足方便地更换传媒纸或传媒膜并且不受形状限制的结构合理的榫卯相嵌式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榫卯相嵌式标识,它包括面板和底板,所述面板的侧缘部位构成有榫,所述底板构成有一用于供所述面板整体容纳的面板腔,在面板腔的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榫的部位开设有卯,所述的榫插置于所述的卯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的面板腔上开设有用于致动所述面板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榫在面板的侧缘部位的数量至少有两个并且呈对应关系,所述的卯的数量与榫的数量相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腔的深度是与所述面板的厚度相适配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面板是由透明材料构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明材料为玻璃或有机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背部构成有一对佩置突缘,在佩置突缘上设置有别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将面板与底板构成为榫卯相嵌的配合结构,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对位于面板与底板之间的传媒纸或传媒膜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暨应用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给出了矩形的更具体地讲给出了正方形的面板1,该面板1是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的,在面板1的彼此对应的一对侧缘部位各构成有一对榫11,对于榫1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需要刻意限定,考虑到榫合效果,对于榫1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拱形或梯形。底板2的材料既可以使用金属制作,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制作,在底板2所面向面板1的一侧凹设构成一用于供面板1整体地置入的面板腔21,面板腔21的深度优选与面板1的厚度相适应,也就是说,面板腔21是用来回报面板1的,这里所说的回报的概念是指供面板1座落。在面板腔21的四个侧壁211中的其中一对彼此相对应的侧壁211上各构成有一对卯2111,卯2111的位置及大小均与前述的榫11相适应。面板1通过其上的榫11插到卯2111中便构成了与底板2的配合。在底板2的面板腔21部位还开设有一对通孔22,用工具探入通孔22便可顶推面板1,使面板1从面板腔21中脱出。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艺新标识制品研究所,未经常熟市新艺新标识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能表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的极柱引出线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