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684.3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明;潘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6 | 分类号: | B03C3/66;H01R4/4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分离 电源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印染行业的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环境,在纺织印染行业,需要将定型机在对织物热定型时所产生的高温油烟废气进行处理,因而通常配备有高温油烟净化装置,高温油烟净化装置通常但并非限于的由进、出风管道、冷却箱和静电分离箱组配而成,来自定型机的高温含油烟废气经进风管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由进风管道引入冷却箱,经冷却箱冷却后进入与冷却箱相联结并且相通的静电分离箱,由静电分离箱中的静电分离除油器除油,除油后的烟气由接续在静电分离箱上的出风管外排。
在高温油烟净化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下,对应于各个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箱门处于关闭状态,并且还由箱门的门盖对箱门的导线腔实施蔽护。因为,各个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端子是探入于箱门的导线腔中的,也就是说各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端子通过嵌置在箱门上的工字形的绝缘座与箱门固定,由位于箱门的导线腔中的导线实现与外部电源连接。周知之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时地对静电分离除油器进行检查及清洗,因为静电分离除油器是由线电场与板电场构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油污会积集,形成碳化层,影响分离效果和效率。然而,当要对静电分离除油器实施检查或清洗时,需要在打开门盖后,首先在箱门的导线腔中卸除用于将导线与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端子即电极导杆实施固定的紧固件,否则无法开启箱门,而后将静电分离除油器拔出静电分离箱的箱腔。因此,上述过程十分烦琐,影响对静电分离除油器的检修维护以及清洗效率。
本申请人认为,造成前述烦琐的原因是由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连接机构的不合理所致,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地对静电分离除油器实施检护及清洗时的拆装的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静电分离除油器的电源连接机构,所述的静电分离除油器包括具有电极导杆的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具有导线腔的箱门和门盖,所述的电源连接机构包括用于将电源线与所述电极导杆在所述箱门的导线腔内实施电源连接的电源连接过渡装置和弹性接触件,电源连接过渡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箱门上,而所述的弹性接触件固定在所述的电极导杆上并且与所述的电源连接过渡装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连接过渡装置包括导电盘、具有螺杆孔的绝缘垫、螺套、第一、第二紧固件和电源接头,导电盘与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相对应,该导电盘具有一螺杆,螺杆插入绝缘垫的螺杆孔中并且在穿过螺杆孔后探入到所述的导线腔中,绝缘垫跨设在所述箱门上所开设的绝缘垫孔上,螺套在导线腔中与探入到导线腔内的绝缘垫的一端固定,第一、第二紧固件和电源接头与所述的螺杆固定,其中,电源接头位于第一、第二紧固件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电源线联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接触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簧为宝塔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源连接过渡装置和弹性接触件实现与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的电极导杆电联结,因此,当要对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进行检护或清洗时,可在切断外部电源后直接开启箱门,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卸除与电极导杆直接固定的紧固件,从而可以节约时间,体现对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的快捷检修、维护以及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附图,在一套高温油烟净化装置的静电分离除油器箱体内自上而下地设有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增减的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1,图中虽然仅示出了四个,但显然不受限制,各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1应当由一对体现为正、负极的电极导杆11用于与电源连接,各电极导杆11自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1的内部探出,并且通过绝缘的电极导杆座111与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1的外壳或称壳体之间构成绝缘。与已有技术无差别地,在对应于各静电分离除油器本体1的部位以静电分离除油器箱体7为载体枢轴设置一箱门2,并且在箱门2上同样枢轴设置一门盖3,由门盖3对箱门2的导线腔21实施蔽护。电源线4经过箱门2上的引线管23引入到导线腔21中,用来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机构联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积液连续抽吸装置
- 下一篇:香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