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827.0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平;张文长;杨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5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5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热处理 淬火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用于钢丝铅淬火热处理。属钢丝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把钢丝或线材加热到AC3以上温度(850~1000℃),并保温一定时间,得到均匀一致的奥氏体,随后在熔融的铅介质中进行连续等温(550~650℃)冷却转变,以获得均匀一致的索氏体组织。工厂中习惯称之为铅淬火。因此在生产高碳钢丝的过程中,广泛采用索氏体化处理作为拉拔成品钢丝的前热处理。
由于是连续化、快速热处理生产,钢丝经加热至900~1000℃后,大量的热量随加热的钢丝带入铅淬火槽,这样铅淬火槽前段的温度随着加热钢丝带入的热量而温度将不断上升,铅槽前段温度高达700~800℃,不能将钢丝在连续等温(550~600℃)的条件下冷却转变,从而热处理钢丝的内部金相组织片层加大,晶粒度粗大,影响后续的拉拔生产和综合力学性能。
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技术虽然已经使用了150多年,但是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对铅淬火的温度控制特别是铅槽进口区的温度控制存在温度高达800℃,难以保证钢丝在规定等温的条件下冷却,以得到均匀一致的索氏体组织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目前有采用铅液循环泵、风冷和水冷装置,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投资大,难以普及推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投资小的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所述淬火槽包括淬火槽槽体,淬火槽槽体前后两头均设置有一压辊,淬火槽槽体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托辊,淬火槽槽体前段高温区设置有多根冷却水管,并在该淬火槽槽体前段高温区设置多个测温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水通过安装在熔融的铅液中的多根冷却管对铅槽前段高温区的温度进行冷却控制,通过对该区域设置多个测温点测量,将所测的实际温度与对应仪表设定温度,输出开关信号,调节对应电磁阀开关控制对应冷却管的水流量,来实施对铅槽高温区各区域的温度控制,达到铅槽前段温度均匀控制的目的。使得该区的铅液温度得到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要求范围内,从而确保了热处理钢丝在等温的条件下冷却,以得到均匀一致的索氏体组织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对用于冷却后产生的热水可再利用,即环保又经济实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技术后,使得铅槽前段高温区的温度下降至工艺规定550~600℃要求,铅液温度的波动值能控制在3℃之内,这样保证了热处理铅淬火钢丝的力学性能稳定,同一牌号及同一炉批号的钢丝的抗拉强度值波动差值在30MPa之内,钢丝的晶粒度在9级以上,索氏体均匀分布。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淬火槽槽体1、钢丝2、托辊3、压辊4、冷却水管5、温度测点6;
高温区A、熔融铅液B。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钢丝热处理铅淬火槽,包括淬火槽槽体1,淬火槽槽体1前后两头均设置有一压辊4,淬火槽槽体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托辊3,淬火槽槽体1前段高温区A设置有多根冷却水管5,并在该淬火槽槽体1前段高温区A设置多个测温点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试验快速对接小车装置
- 下一篇:面包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