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7223.8 | 申请日: | 200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刚 |
主分类号: | F16L3/18 | 分类号: | F16L3/18;F16L3/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江苏省无锡市锡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隔热 导向 滑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输送高温蒸汽等流体的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都需要布置蒸汽管道,为节约能源,美化环境,现有的蒸汽管道大多采用地埋式,隔热型滑动支架是直埋式预制保温蒸汽管道重要组件,它的隔热效果、工作的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地埋蒸汽管道的运行热损、环境保护和安全运行。
现有技术中的蒸汽管道采用的滑动型支架一般存在以下两个缺陷:(1)支架的底板与套管的内壁直接面接触,滑动摩擦阻力大,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不仅会对支架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振动;(2)非隔热型支架存在钢的热桥,钢的导热系数高,隔热性能差,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对地上花草树木、地下邻近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设施产生热污染,给热网管道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带来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抗压强度高、隔热性能好的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包括上管夹、下管夹和隔热瓦块,并且所述支架设置在芯管与套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夹与下管夹为半环形结构,其两侧固定连接,形成管状结构,所述芯管位于该管状结构内,与其构成环形封闭空间,所述隔热瓦块填装在该环形封闭空间内;所述上管夹外壁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下管夹外壁下方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夹、下管夹的两侧分别延设有耳板,耳板上开设有螺栓孔,上管夹和下管夹采用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板、耳板与套管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板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上管夹上;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在下管夹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合理,支架与套管的内壁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摩擦阻力小;导向板、耳板与套管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一方面,在热胀冷缩情况下,不会增加管道系统的应力,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隔断了钢的热桥,套管壁温要比一般型支架低5~10℃,提高节能效果,减少对地上花草树木、地下邻近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设施的热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套管、2-导向板、3-上管夹、4-耳板、5-隔热瓦块、6-下管夹、7-第一支腿、8-芯管、9-第二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设置在芯管8与套管1之间,结构上包括上管夹3、下管夹6和隔热瓦块5,所述上管夹3与下管夹6为半环形结构,其两侧分别延设有耳板4,耳板4上开设有螺栓孔,上管夹3和下管夹6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形成管状结构,所述芯管8位于该管状结构内,与其构成环形封闭空间,所述隔热瓦块5填装在该环形封闭空间内,用于防止芯管8内传导的热流体热量散失;所述上管夹3外壁正上方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导向板2,导向板2与所述套管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同时,上管夹3、下管夹6的耳板4也与套管1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一方面防止整个管路系统在热胀冷缩情况下产生应力,另一方面不会形成钢的热桥而引起热量流失;所述下管夹6外壁下方两侧分别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腿7和第二支腿9,第一支腿9和第二支腿9与套管1的内壁为点线接触方式,接触面积小,摩擦阻力小,所述导向板2、第一支腿7、第二支腿9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20度,使整个支架结构合理、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刚,未经周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7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