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射频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7347.6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刚松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2;H01F27/30;H01F27/26;H01F27/29;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射频 电感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射频电感,属于电感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既有之三维电感的制造领域中,因其含有三组分处于X、Y、Z相对方向之线圈,在制程中以传统方式分三种方向作绕设线圈的动作;采用此方式虽可达到其功效与目的,然而因Z组线圈绕制时,经常会与X、Y轴线圈缠线造成不良,以至于需拆下所有线圈重新绕制,增加生产成本;且绕制Z组线圈时,因其夹持基底座的角度与绕制X、Y轴线圈时不同,必须更换夹头方能进行,且因绕制面相当薄,直接绕制失败率相当高,综上将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另外,在现行的三维射频电感中,其出力端子往往过短而隐藏在底部,造成后端使用者在将此电感焊接上机板后,只能以手部感官触碰以确定其紧密度,此将增加使用者的不便与成本。
而一般三维电感的线圈铜线较为细小,故在将X轴线圈与Y轴线圈之起收线缠绕于出力端子时容易松脱,并且在Z轴线圈套上铁芯时,容易挤压起收线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制造工法复杂及绕制Z轴线圈失败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三维射频电感及其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维射频电感的制造方法在生产中,Z轴线圈的工法加以改变,以达到制造耗损成本降低、制程简化的成效;在基座设计四个线槽有效保护X轴线圈与Y轴线圈的起收线不致受到损坏而降低不良率;另外在出力端子上,其长度增长向上平贴于基底座的侧面,方便后端使用者以目视的方式检查焊接紧密度,藉此可增加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三维射频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铁芯、X轴线圈、Y轴线圈、自黏性Z轴线圈和高温胶纸,其中基座和铁芯都为扁平式方形,基座的四个角都设置有凸块,每个凸块上都设置有两个出力端子,共八个出力端子,铁芯的横向缠绕X轴线圈,铁芯的纵向缠绕Y轴线圈,自黏性Z轴线圈为先行独立绕设成型之线圈后套于铁芯的四周,铁芯通过环氧树脂固定于基座上,X轴线圈、Y轴线圈和自黏性线圈的端子分别与出力端子焊接,再将高温胶纸黏贴于整体电感上以兹保护X轴线圈、Y轴线圈、自黏性Z轴线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因绕线时对前两组线圈缠线造成不良,三组线圈全部重新绕制的高成本;另外此一工法亦可因制程简化而精简成本;故本实用新型对于三维式电感在生产时所面临的因制程繁琐造成之高耗损、高成本情况以及后端使用者的便利性都大大地改善;使质量与成本易于控制,后端使用的紧密度测试更为便利,为三维射频电感在制造上的一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成三维射频电感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最佳实施例组装后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最佳实施例中之基底座剖面图。
图4为最佳实施例中之电路图。
图中标号:一基底座10包括八个出力端子111、112、121、122、131、132、141、142以及四个线槽15、16、17、18,一扁平式方型铁芯20,三组线圈30、40、50及高温胶纸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制成之三维射频电感,其材料至少包括:一基底座10包括八个出力端子111、112、121、122、131、132、141、142以及四个线槽15、16、17、18,一扁平式方型铁芯20,三组线圈30、40、50及高温胶纸60。
欲制成该三维射频电感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以磁性铁氧体为成型材质制成一扁平式铁芯20,此铁芯为类四方型型式,惟其四个角带有圆弧形状;
(2)将此铁芯20以环氧树脂黏着于一基底座10上,此基底座为高液晶分子材质,并有八个出力端子111、112、121、122、131、132、141、142;
(3)首先以特制夹头夹持住基底座无端子突出的其中一边,将第一组线圈30紧密绕于铁芯20上,并将此线圈的起线31、收线32分别靠入线槽16、17后缠在基底座的其中两个出力端子121、132,此线圈30定义为X轴线圈;
(4)再将铁芯平转90度,以特制夹头将邻边之两个突出点夹持住,将第二组线圈40紧密绕于铁芯20上,并将此线圈的起线41、收线42分别靠入线槽15、18并缠在基底座的其中两个出力端子112、141,此线圈称Y轴线圈,其中Y轴线圈40是压在X轴线圈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刚松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刚松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7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