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8153.8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钱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银光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常常使用枪钻机台来加工高精度、高光洁度的探孔,因此这需要在钻头钻孔过程中,能够完全将铁屑排出,并且能对钻头进行良好的冷却,如此方能保证对精度、光洁度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枪钻钻头本体(刀体)上贯通开设有一油孔道,钻孔时油液经由该油孔道向钻头前方径直喷射出,该结构直接导致产生一个问题:钻孔过程中着想扩大孔径时,尤其是通孔,铁屑排出困难,尤其是打类似顶针孔等通孔时,还会有一些铁料粘在孔道四周、钻头以及回油槽之上,无疑这会影响到该孔以及下一个孔的精度与光洁度,为避免发生此现象,在过去的作法是:操作人员每次钻完一个孔之后,需要及时清除粘在钻头之上的铁屑,所以,难以实行加工自动化和连续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再者,在长时间作业场合下,该油孔道喷出的油液并不能满足冷却钻头之要求,从而影响钻头之强度和寿命。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将铁屑完全排出的钻头。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钻头,该钻头具有一本体,其上具有一平行该本体中心轴线之第一油孔道,该本体一端开设有一主切削刃以及一副切削刃,该主切削刃、副切削刃沿着该本体分别延伸形成主切削刃壁、副切削刃壁,该钻头还具有一第二油孔道,该第二油孔道系从第一油孔道呈一定角度延伸开设且贯穿本体而与外界相通,第二油孔道孔径是第一油孔道孔径的三分之一,第二油孔道与第一油孔道之间角度范围为30°-60°。
所述的第二油孔道与第一油孔道之间角度为45°。
所述的第二油孔道的油孔开设在主切削刃壁上。
所述的第二油孔道的油孔开设在副切削刃壁上。
本实用新型之钻头结构,钻孔时,从第一油孔道喷出之油液可将钻头前的铁屑排出,而第二油孔道喷出的油液则将残留于钻头回油槽或钻孔壁上的铁屑排出,由于该孔道较小,因此可形成较大油压,保证将铁屑完全排出,从而保证了所钻孔的精度和光洁度,同时,由于第一、第二油孔道均提供油液,保证了良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钻头,该钻头具有一本体1,其上具有一平行该本体中心轴线之第一油孔道16,该本体一端开设有一主切削刃11以及一副切削刃12,该主切削刃11、副切削刃12沿着该本体1分别延伸形成主切削刃壁13、副切削刃壁14,主切削刃壁13和副切削刃壁14一定角度交错,形成油槽15,该钻头还具有一第二油孔道17,该第二油孔道17系从第一油孔道16呈一定角度延伸开设且贯穿本体而与外界相通,第二油孔道17孔径是第一油孔道16孔径的三分之一,第二油孔道17与第一油孔道16之间角度范围为45°,第二油孔道17的油孔开设在主切削刃壁13上或者开设在副切削刃壁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银光,未经钱银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8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式高效率采棉机
- 下一篇:荷叶收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