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口引流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8664.X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森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闫彪;何朝旭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袋,尤其涉及一种为人身造口配用的引流袋,属于护理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许多患者在腹部通过人工造口以排泄大、小便,同时还必须在造口处配接引流袋。现有引流袋与腹部造口的配接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用专门的接管一端插入造口内,另一端再通过连接管与引流袋连接,同时在接管与造口外插接处用纱布、胶布密封;其二是:在引流袋上设置扁平的接盘,该接盘外侧面有胶贴可粘接在造口处的腹部皮肤上。上述第一种方式的材料成本高、连接环节多、密封困难、容易泄漏便物,污染衣物,而且如果频繁更换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上述第二种方式的胶贴容易损伤造口处的腹部皮肤,而且由于扁平接盘的较大外端面与经常变化的腹部皮肤表面之间难以配合接触紧密,易在接盘与腹部皮肤表面之间产生缝隙而造成泄漏便物;这样,不仅造成患者腹部皮肤污染甚至发炎、溃烂,而且如果频繁更换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与造口处的腹部皮肤紧密贴合、不易泄漏便物的造口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口引流袋,包括盛物袋、与盛物袋连接的接盘和连接于接盘两端之间的束带,所述接盘中部设有与造口适应的通孔,所述盛物袋上制有与通孔相配的开口;改进是:所述接盘的外侧环绕所述开口处制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外端环边的宽度为0.5-2.0毫米。
这样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造口引流袋的接盘外侧凸环的外端环边较狭窄(小于2毫米),因此当用束带将接盘的凸环贴在造口处的腹部皮肤上时,在束带作用下的凸环外端环边(即凸环外端面)就可以很容易随着造口处的腹部皮肤表面形状凸凹变化而始终与腹部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杜绝接盘的凸环与造口处腹部皮肤表面之间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引流袋由于在接盘的外侧制成一凸环并使该凸环外端面的面积较狭窄,可以使凸环的外端环边始终随着造口处的腹部皮肤表面凹陷并紧密贴合;从而克服了以往接盘的较大外端面无法紧随腹部皮肤表面形状变化而与腹部皮肤表面产生缝隙的弊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造口引流袋可与造口处的腹部皮肤紧密贴合、不易泄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凸环的内环面是由外向内扩大的圆台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一是:所述接盘内侧与盛物袋粘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接盘内侧与盛物袋之间设有漏斗状软囊;所述软囊一侧的斗口处与接盘内侧粘接,其另一侧的斗底处连接有与盛物袋连通的软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圆台面的母线与轴心线夹角为25-45度,所述凸环的深度为2-5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凸环的外环面是由外向内扩大的外圆台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造口引流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造口引流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造口引流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造口引流袋如图1所示,包括盛物袋1、与盛物袋1连接的接盘2和连接于接盘2两端之间的束带3。在接盘2中部设有与造口适应的开口4,盛物袋1上制有与通孔4相配的开口。在接盘2的外侧环绕开口4处制有凸环5。如图2所示,凸环5的外端环边(即凸环5外端面)的宽度d为0.5-2.0毫米。接盘2内侧与盛物袋1粘接。
如图3所示,凸环5的内环面是由外向内扩大的圆台面,该圆台面的母线与轴心线夹角α为25-45度,凸环的深度为2-5毫米。凸环5的外环面也是由外向内扩大的外圆台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造口引流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如图4所示,在接盘2内侧与盛物袋1之间设有漏斗状软囊6;软囊6一侧的斗口处与接盘内侧粘接,其另一侧的斗底处连接有与盛物袋连通的软管7。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引流袋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比如:凸环5的外环面不一定是圆台面,也可是圆柱面;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森,未经李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8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度浓缩的脂肪醇硫酸盐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帮助功能的汽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