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天然气除油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9289.0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贤;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混合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C10L3/1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天然气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天然气除油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温天然气,大多作为废气排放,现有的普通除油装置也不能很好地去除其中的油、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除油、尘效果好的高温天然气除油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温天然气除油除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筒体,筒体上部设置物料进口,筒体上部腔体中设置滤芯,滤芯下端穿装在筒体中的中间隔板中,中间隔板下方的筒体中设置除雾装置,除雾装置近侧的筒体上设置气体出口,筒体底部设置排污口。
除雾装置下方设置可穿过液体的支撑板。
滤芯是具有固体过滤和液体雾滴聚结功能的过滤/聚结滤芯。
除雾装置核心部件是带纵向集液槽的多级连续复式“M”形不锈钢捕雾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除尘效率:≥99.999%;除油效率:≥99.999%;将为天然气净化装置的使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滤芯的结构示图。
图3是除雾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4是图3的A-A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温天然气除油除尘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上部设置物料进口2,筒体上部腔体中设置滤芯3,滤芯下端穿装在筒体中的中间隔板4中,中间隔板下方的筒体中设置除雾装置5,除雾装置近侧的筒体上设置气体出口6,筒体底部设置排污口7。
除雾装置下方设置可穿过液体的支撑板8。滤芯是具有固体过滤和液体雾滴聚结功能的过滤/聚结滤芯。除雾装置核心部件是带纵向集液槽的多级连续复式“M”形不锈钢捕雾板9。
本装置设置在压缩机三级出口,其作用是分离出压缩机出口气体中夹带的固体颗粒、润滑油。采用两级分离:一级分离元件为过滤/聚结滤芯,具有固体过滤和液体雾滴聚结功能,二级分离元件为除雾元件。一级聚结器和二级除雾器被巧妙地组装在一个容器内,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设备的投资。
一级选用过滤/聚结滤芯,它是一种树脂浸泡的高密度玻璃纤维,结构稳定,不易损坏。内部由钢芯支撑,上部用钢盖保护,通过滤芯端部的耐油耐高温橡胶正向密封。该滤芯具有固体颗粒的高容污量和液体雾滴的有效聚结作用。能脱除1微米的固体,同时将大部分1微米以上的小液滴聚结成10微米到300微米的大液滴。
二级采用高效除雾元件,该除雾元件核心采用特制的带纵向集液槽的多级连续复式“M”形不锈钢捕雾板,能高效捕捉第一段分离产生的10微米到300微米的大液滴,以实现最终气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出水(油)份聚结在下部的储液腔内,其量的多少可通过液位计进行观察,定期由排污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混合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启东混合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9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