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9387.4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东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力 输送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粉粒产品中难免混入因生产设备故障脱落的金属碎片等重杂质,这些杂质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有时还会对用户的设备构成威胁。目前用磁力法可以拦截铁类杂物,但对于不锈钢、铜等材质的杂物还没合适的拦截方法。
气力输送是依靠速度达25m/s左右的高速气体将粉粒状物料分散、悬浮在气流中进行输送。气力输送可以归纳为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两种类型。实际气力输送过程中两种类型兼而有之。
风力输送过程中,粉粒以一定的速度随气体运动。当粉粒中含有比重较大的金属异物时,按理论计算,这些重杂物是不能在速度u下被输送的,实际上重杂物能够一起被输送。主要原因是这些重杂物在风力输送过程中不仅受到风力的作用,还受到运动粉粒的冲击作用,从而在输送管道中缓慢位移,最终被输送。在二醋酸纤维素片生产中就发现:生产设备上脱落的螺栓、螺帽、断裂金属碎片等均能够和二醋酸纤维片产品一起被风力输送至贮仓,从而随产品一起销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去除混入粉粒中的重杂物,提高粉粒品质的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中设置直径较两端输送管扩大的扩管段。
扩管段底部设置取出重杂物的孔。
本实用新型构合理,能有效去除混入粉粒中的重杂物,提高粉粒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包括水平输送管道,在水平输送管道中设置直径较两端输送管1、2扩大的扩管段3,扩管段底部设置取出重杂物的孔4。
本实用新型提出局部加大水平输送管道直径,使风力输送速度突然降低,接近水平输送的“沉积速度”。在沉积速度下,具有一定初速的粉粒进入扩管区段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较小的粉粒仍能够通过扩管区段,少量直径大的颗粒因所受阻力大,则开始在扩管区段管壁底部沉积。大颗粒沉积导致流动截面积减少,风速增加,达到新的平衡后,大颗粒最终也被输送。重杂物比重大,原风力输送速度就低于其沉积速度,是在粉粒的冲击作用下被移动输送的。在扩管区段,风速骤然降低,重杂物沉积在扩管区段,因粉粒处于沉积速度之下,冲击力极小,重杂物再无外力作用,就沉积在扩管区段而不再被输送。定期打开扩管区段的手孔,可从积聚的粉粒中发现被分离的重杂物。
实施例2:
一种粉粒气力输送的分离器,包括垂直输送管道,在垂直输送管道中设置直径较两端输送管5、6扩大的扩管段7,扩管段底部设置取出重杂物的孔8。
粉粒垂直气力输送时,当气速低于“噎噻速度”时,粉粒开始沉积。如图2所示,粉粒在速度为u的气流作用下进入垂直输送管段。进入扩管区段后,气流速度为u降至接近粉粒垂直输送的“噎噻速度”。在该速度下,具有一定初速的粉粒进入扩管区段后,在惯性作用下向上做减速运动,较小的粉粒仍能够通过扩管区段,少量直径大的颗粒在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则开始在扩管区下部沉积,大颗粒沉积导致后部流动截面积减少,风速增加,加上小粉粒通过时的撞击作用等,达到新的平衡,大颗粒也勉强穿过扩管区段,进入正常管段,在风力作用下被输送。重杂物比重大,原风力输送速度u就低于其噎噻速度,进入垂直输送管段时极难上升,如大的重杂物常在输送管段弯头处“叮叮当当”地长时间与管壁碰撞就是例证。进入扩管区段,风速骤然降低,原来小升初速就很小的重杂物,在重力和阻力作用下,迅速减速转而下落,因粉粒处于噎噻速度之下,冲击作用力很小,不能改变重杂物的落体状态,有时经过多次起落,重杂物最终将落在扩管区段管堰内,长期滞留在扩管区段管堰内而不再被输送。定期打开扩管区段管堰下的手孔,可从积聚的粉粒中发现被分离的重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东,未经李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9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辅助散热底座
- 下一篇: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排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