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LLC串联谐振的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479.4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肖文勋;张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155 | 分类号: | H02M7/155;H02M3/135;H02M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lc 串联 谐振 单相 ac dc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C-DC变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软开关的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具有隔离变压器的单相AC-DC变换器已广泛应用于LCD和LED等电源中。传统的单相AC-DC变换器在输入整流桥后直接接储能大电容,导致变换器功率因数低、输入电流谐波大,并且对电网造成污染。为了减小单相A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谐波,提高输入功率因数,减小变换器对电网的污染,一般在整流桥后加入一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当单相AC-DC变换器需要隔离时,还要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后加入一级带隔离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因此,传统的具有隔离变压器的单相AC-DC变换器一般由输入整流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带隔离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整个单相AC-DC变换器使用的功率管较多,而且经过多级变换,造成较大的功率损耗,特别是开关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LLC串联谐振的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将输入整流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和带隔离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集成,即将这三个变换环节的二极管和开关管集成,从而构成新的单级AC-DC变换器,同时采用LLC串联谐振回路实现所有功率器件的软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LLC串联谐振的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其包括一个单相PFC环节、一个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环节和输出滤波电容CO,所述单相PFC环节由一个输入电感L、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MOS管S1和第二MOS管S2和一个储能电容Cd构成;所述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环节由上述两个MOS管S1、S2、一个谐振电容Cr、一个变压器T、输出整流二极管之一DO1、输出整流二极管之二DO2及集成在所述变压器T中的励磁电感Lm和漏电感Lr构成;所述单相PFC环节与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环节共用第一MOS管S1和第二MOS管S2,并通过该两个MOS管的切换工作同时实现输入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出电压调节。
上述基于LLC串联谐振的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中,单相PFC变换器的输入整流桥由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MOS管S1和第二MOS管S2构成;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通过输入电感L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直接与第一MOS管S1的源极、第二MOS管S2的漏极连接,然后再与变压器T的同名端连接;储能电容Cd的一端与第一MOS管S1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储能电容Cd的另一端与第二MOS管S2的源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然后再与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的异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单相PFC变换器与DC-DC变换器共同构成单级单相AC-DC变换器。单相PFC变换器与DC-DC变换器共用一对MOS管S1和S2,相对于传统的Boost PFC+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构成的单相两级AC-DC变换器,该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省去了两个输入整流二极管、一个开关管和一个续流二极管,降低了电路的成本和体积。本实用新型采用LLC串联谐振技术实现MOS管S1和S2的零电压开关,以及整流二极管DO1和DO2的零电流关断,电路中所有功率器件都实现软开关,从而极大地降低该实用新型电路的开关损耗。本实用新型适合用作LCD电源。相对于传统的带隔离变压器的多级AC-DC变换器,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功率器件较少,控制电路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平衡双驱动三环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固定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