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聪明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480.7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傅少裘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永隆加林饮水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 旭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南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聪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聪明盖。
背景技术
2007年12月1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20099234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聪明盖”及相应的开口器。它包括外盖1,该外盖中心开有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的孔壁向内延伸为管状,其末端封闭——以下简称盲端6。所述盲端6上进一步设置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刻痕线3。使用时,利用聪明柱4沿刻痕线3将盲端6撕裂,如图1-3所示。现有聪明柱4顶部十分圆滑,不易顶开、撕裂盲端6,为此,现有聪明柱需要加装配用开口器5,借以形成尖部,如图4所示。
但是加装开口器5后,聪明柱的外径变粗,又不能使用常规的聪明盖了,大部分用户难以接受,不利于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聪明盖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聪明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聪明盖包括外盖,该外盖中心开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壁向内延伸为管状,其末端为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的外缘与中心孔的孔壁之间的大部分连接较为薄弱,易于被聪明柱顶开、撕裂。(连接薄弱处可以注塑形成,也可以冲切或刻制而成)。
如此设计,不需要撕裂盲端,聪明柱顶部不需要形成尖部,更不需要加装开口器,有利于不带内盖的聪明盖的推广应用。
作为优化,所述盲端内侧端面上设有加强筋,其根部与中心孔的孔壁相连,使盲端被聪明柱顶开后,根部仍与孔壁相连,当拔出聪明柱时,被顶起的圆形盲端因利用加强筋的弹力自动回位,有助于防尘。
作为优化,所述盲端外侧、且正对聪明柱的端面上设有凸起,该凸起位于加强筋根部的相对端的背面。当聪明柱顶住该凸起后,力量集中于一点,又由于该凸起远离加强筋的根部,更便于瓶盖顶开。
本新型聪明盖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廉、卫生防尘的优点,是现有聪明盖的理想换代产品,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饮用水桶。
附图说明
图1是CN 200992343Y所述聪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聪明盖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聪明盖A-A向的剖面图;
图4是聪明柱加装与开口器后结构示意图(开口器已沿轴向剖切);
图5是本新型聪明盖的立体图一(盖口向下);
图6是本新型聪明盖的立体图二(盖口向上)。
图中:1为外盖、10为易撕条、2为中心孔、3为刻痕线、4为聪明柱、5为开口器、6为盲端、7为加强筋、8为凸起、9为环形连接薄弱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聪明盖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5-6所示,本新型聪明盖包括外盖1,该外盖中心开有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的孔壁向内延伸为管状,其末端为盲端6,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6的外缘与中心孔2的孔壁之间的大部分连接较为薄弱,易于被聪明柱4顶开、撕裂。所述盲端6内侧端面上设有加强筋7,其根部与中心孔2的孔壁相连。所述盲端6外侧、且正对聪明柱4的端面上设有凸起8,该凸起8位于加强筋6根部的相对端的背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不设内盖,因而中心孔2不必向内延伸过长,不必太大,其高度也由通常的38mm±0.1mm改为28mm±0.1mm,且将易撕条10去掉,重量由11.5g±0.1g降为8.6g±0.1g,节省了25%的材料,有利于环保。
当然,带易撕条10的或高度较高的聪明盖,只要符合权利要求1的叙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永隆加林饮水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永隆加林饮水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办公椅的调整扳控单元的构造
- 下一篇:一种具双开关可固定位的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