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锁把手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0756.1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冼焯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焯坚;梁伟华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机械 密码锁 把手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锁把手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密码锁的把手传动机构由于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传动机构使用齿轮传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强力扭动把手时,会造成齿形变形和断裂现象的发生,严重时会损坏锁体零件,上述缺点也制约了机械密码锁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扭力大且锁体内的零件不易损坏的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锁把手传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锁把手传动机构,包括有推动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力块、推动凸轮,传力块的顶部与推动片的底部相抵靠,传力块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凹位,该弧形凹位的弧底成型有嵌卡块,推动轮的侧壁成型缺口,该缺口与成型于弧形凹位弧底的嵌卡块嵌卡配合,把手的把手芯与推动凸轮的顶部连接,推动凸轮的底部插入锁体底板内,锁体底板与密码锁外壳体固定连接形成闭合的锁体安装空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同传统的齿轮传动比较,推动凸轮可承受传递开锁的扭力可以增加约十倍的扭力。2、可有效避免强力(非正常)扭动锁把时,齿轮传动中齿形的变形和断裂的现象。3、传统的齿轮传动时,其开锁的扭力会100%传递到推动片和及锁体的换码机构的通道柱上,当非正常扭动时,会严重损坏锁体零件。而通过推动凸轮推动传力块时,可从两者接触的斜面将80%以上的扭力分散到锁体底板上,而传递到推动片和通道柱上的推力只有扭力的20%以下,这样可有效地保护锁体内的零件不受损坏,亦达到正常开锁的目的。4、完全可以将该类型结构中传统型号的机械密码锁的使用范围大大扩展。达到原来利用齿轮传力所不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可以保护密码锁的传力件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锁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左视图;
图4为推动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密码锁的锁体结构包括有锁体底板1、推动片2、压盖6、外壳体4、换码机构、以及按钮等必备元件,最主要的特点是,锁体底板1与密码锁外壳体5固定连接形成闭合的锁体安装空间内还包括有传力块3、推动凸轮4,传力块3的顶部与推动片4的底部相抵靠,传力块3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凹位31,该弧形凹位31的弧底成型有嵌卡块32,推动凸轮4的侧壁成型缺口41,该缺口41与成型于弧形凹位弧底的嵌卡块32嵌卡配合,把手7的把手芯8与推动凸轮4的顶部连接,推动凸轮4的底部插入锁体底板1内,使用时,通过把手控制推动凸轮4转动,推动凸轮4又通过缺口41与弧形凹位弧底的嵌卡块32的配合推动传力块3作用推动片2,从而实现正常开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焯坚;梁伟华,未经冼焯坚;梁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