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蒸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643.3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加钿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4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器具,具体来说是一种节能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锅其蒸架大都是蒸笼状,即底部是设有导汽孔的筛网状结构,这样,蒸汽上升量较强大,但一旦蒸架多了以后就存在着蒸汽分布不均的现象,底多顶少,这样,蒸煮时就会因为蒸汽量的不均而导致各蒸架食物的煮熟程度不均,延长加热烹调的时间,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节能蒸锅,该蒸锅具有高热效率而能缩短加热的时间,达到节能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层供盛水加热用的锅体,中层叠放在锅体上用于放置受蒸物的若干蒸锅,上层为防热蒸汽散失的锅盖,所述蒸锅的锅壁为一双层壁结构而形成的蒸汽通道,该蒸汽通道向上设有导汽孔。
所述蒸汽通道的外壁下端向内卷缩成为卡接座,蒸汽通道的外壁上端则设有一缩肩,所述蒸锅籍由卡接座套卡在另一个蒸锅的缩肩上而相互叠加放置。
所述锅体的上端锅口向外凸扩而形成一可架置所述蒸锅的卡掣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各蒸锅通过卡接座和缩肩的套接,密封性更高,这样可以减少蒸汽的外漏,提高热效。二是蒸锅通过蒸汽通道、导汽孔导入蒸汽,每个蒸锅的蒸汽量相对均匀,具有统一煮熟的特点,节约加热时间,节能效果明显。三是每个蒸锅的锅底不再设置成筛网状结构,大大地减少每个蒸锅间的相互窜味现象,提高烹调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组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层供盛水加热用的锅体8,中层是叠放在锅体1上用于放置受蒸物的若干蒸锅2,上层为防热蒸汽散失的锅盖1。图中蒸锅2的锅壁为一双层壁结构而形成的蒸汽通道3,该蒸汽通道3向上设有导汽孔4。使用时,锅体8所产生的蒸汽上升时集中从蒸汽通道3、导汽孔4通过,充满蒸锅2对受蒸物进行加热煮熟的同时继续沿着蒸汽通道3、导汽孔4上升,这样很快蒸汽就充满各个蒸锅。由于各蒸锅2的底部为实体平底,各蒸锅2间相对隔离,所需的蒸汽均从导汽孔4中导出,大大地避免了各食物间的窜味,提高烹调质量。
再者,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通道3的外壁下端向内卷缩成为卡接座6,蒸汽通道3的外壁上端则设有一缩肩5,使用时,所述蒸锅籍由卡接座6可套卡在另一个蒸锅的缩肩5上而相互叠加放置,通过这样的套卡叠放,能提高名蒸锅叠放时的密封性,减少蒸汽的外漏,提高热效,促进节能。
还有,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8的上端锅口向外凸扩而形成一可架置所述蒸锅2的卡掣圈7,同样的,也能确保蒸锅6与锅体8叠放时的密封性,利于提高热效和节能。
显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精神和实施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本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加钿,未经吴加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