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码显微镜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766.7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51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莞龙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36 | 分类号: | G02B21/36;G02B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728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显微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码显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将普通显微镜的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以便于处理和传输的具有数码功能数码显微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光学显微镜大量应用于工业、医学、教育、科研、科普等领域,而大部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不具备数码拍摄及记录功能。具备拍摄功能的专业显微镜又十分复杂昂贵,难以普及,以至于像医院这样需要大量使用显微镜的单位,也常常通过检验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观察结果;与此同时,近年来,数码照相技术快速发展,迅速普及,全球数码相机生产能力过剩,竞争激烈,急需寻找新的应用领域,而数码相机又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能将普通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进行网络传输和定量分析的十分有用的工具。目前尚无一种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大幅度降低数码显微镜成本的数码显微镜可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光学显微镜没有数码相机拍摄、存储、传输功能,而具有拍摄功能的实验室显微镜又十分昂贵,笨重,难以普及的的现状,设计一种结合了二者优点,既能进行光学物象放大显微,又能实现拍摄、存储、传输功能,使用方便的数码显微镜。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
数码显微镜,它包括数码像头微调系统和镜头变倍系统;所述物镜数码像头微调系统由微调手轮、数码像头以及设于微调手轮与数码像头之间有微调传动装置组成;所述镜头变倍系统由变倍手轮、镜头组以及设于变倍手轮与镜头组之间的变倍传动装置组成;所述数码像头分别与按键和USB接口组电连接。
其中所述镜头组包括前镜头组与后镜头组。
其中所述微调传动装置包括套设于微调手轮中心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还包括套设于第三齿轮内的运动主体以及固定设于运动主体上的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底面设有数码像头;所述第三齿轮中心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滑槽呈螺旋状,运动主体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第一滑槽相匹配。
其中所述变倍传动装置包括套设于变倍手轮中心的第一主轴,固定套设于第一主轴内的第二主轴,串设于前镜头组和后镜头组滑孔内的滑动轴;所述第一主轴上设于螺旋状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设于前镜头组和后镜头组的滑动凸起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设于数码像头与按键之间,分别与数码像头和按键电连接。
其中所述前镜头组和后镜头组设于主体内。
其中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三PCB板,所述第三PCB板上设有灯,所述灯具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改变显微镜的功能和性价比,又可以为数码照相机过剩的产能找到出路。数码显微镜的实质就是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与现代数码照相技术相结合,这样既具有光学显微镜的物象放大显微功能,又具备数码拍摄和显示及记录功能。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光学显微镜和不同的数码相机获得不同倍数,不同分辨率。利用数码相机的硬件和软件可以轻松实现显示、拍摄、存储、传输等功能,利用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显示装置配合数码相机,实现显微图像显示,由于显微数码照相机体积小,重量轻且可以拆卸,便于携带,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便于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A-A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按键,2-装置外罩、3-下盖,4-灯具,5-第二PCB板,6-第一PCB板,8-运动主体,10-第三齿轮,12-主体支架,13-第三PCB板,14-主体,15-USB接口组,16-前组镜头,17-后组镜头,18-底座,20-微调手轮,22-第一齿轮,23-微调手轮中心轴,24-第二齿轮,26-滑动轴,27-第二主轴,28-变倍手轮,29-装饰片,30-第一主轴,31-上盖,32-第二滑槽,33-外壳,40-滑孔,34-凸起,41-滑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数码显微镜,它包括壳体33,设于壳体33内的主体14;壳体33由上盖31和下盖3组成,壳体33下端与底座18相连接,壳体33的上盖31上开有设置微调手轮20和变倍手轮28的两个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莞龙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莞市莞龙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